收拾秋光入画阑,重阳笑我漫游观。
如何此日临轩赋,不共山人带醉看。
秋色萧疏欺老鬓,花神特达爱儒冠。
落英久会通仙圣,亦恐灵均未解餐。
和艮所王司训
收拾秋光入画阑,重阳笑我漫游观。
如何此日临轩赋,不共山人带醉看。
秋色萧疏欺老鬓,花神特达爱儒冠。
落英久会通仙圣,亦恐灵均未解餐。
注释:
- 收拾秋光入画阑:指诗人用秋天的景色来装饰自己的书房,使其充满生机。
- 重阳笑我漫游观:在重阳节这一天,诗人带着欣赏秋景的心情去游历。
- 此日临轩赋:在这一天,诗人登上楼阁,赋诗表达自己的情感。
- 不共山人带醉看:与山中的隐士们一起喝酒,却不愿让他们看到自己醉酒的样子。
- 秋色萧疏欺老鬓:形容秋天的景色显得萧条,让人感到衰老。
- 花神特达爱儒冠:花儿特别偏爱那些戴着儒帽的读书人。
- 落英久会通仙圣:落英即花瓣,很久以来它们都有机会与神仙圣人相遇。
- 亦恐灵均未解餐:也担心屈原是否能理解这些美景。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通过描述秋色的萧疏、花朵的美丽以及自己对生活的感慨,抒发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悟。首句“收拾秋光入画阑”,表达了诗人用心去体会和珍惜大自然的美,把秋天的景色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第二句“重阳笑我漫游观”,则透露出诗人在重阳节这天出游的情景,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第三句“此日临轩赋”,则点明了诗人在这一天登高一望,抒发自己的情感。第四句“不共山人带醉看”,反映了诗人不愿意与隐士们一同饮酒,以免被他们看见自己醉酒的样子。第五句“秋色萧疏欺老鬓”,则描绘了秋天的萧条之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己衰老的无奈和感叹。第六句“花神特达爱儒冠”,表达了花儿特别偏爱那些戴儒帽的人,这或许是对读书人的赞美。最后一句“落英久会通仙圣”,则是说落叶长久以来都有机会与神仙圣人相聚,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整首诗通过对秋景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