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罢长堤饮上流,草长莎软百无忧。
人间扣角真何事,属意王明便有求。
牧
饲罢长堤饮上流,草长莎软百无忧。
人间扣角真何事,属意王明便有求。
注释:
牧:放牧。
饲罢长堤饮上流:放牧完毕,在长堤上游饮水。
草长莎软百无忧:草木生长茂盛,莎草柔软,心中无所牵挂,感到十分自在。
人间扣角真何事,属意王明便有求:世间人们敲打的铜角声,究竟是为了什么?我之所以关心王明,是因为他向我提出了请求。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首句“饲罢长堤饮上流”,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放牧归来后,在长堤上游赏着清澈的河水,心情无比舒畅。这里的“上流”指的是河水的上游,象征着一种向上、向善的追求。
次句“草长莎软百无忧”,进一步描绘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草木茂盛,莎草柔软,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那么美好,让人心生欢喜。这里的“无忧”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在。
第三句“人间扣角真何事”,提出了一个疑问:世间的人们为何要敲锣打鼓,发出如此嘈杂的声音呢?这里的“扣角”指的是敲打铜锣的声音,象征着人们的喧闹与纷扰。诗人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这种喧嚣生活的不满和厌倦。
最后一句“属意王明便有求”,则转向了诗人自身的思考和行为。诗人关心王明,是因为王明向他提出了请求。这里的“王明”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人或事物,但具体是谁不得而知。诗人之所以关心王明,可能是因为他认为王明是一个值得信任和尊敬的人,或者是因为他对王明有所期待和要求。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美景、表达对自由的向往、提出疑问和表达关心等方式,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俗人情和社会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