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城三月雨如烟,散润飞膏太液边。
寒色近从原野合,断丝遥与翠花连。
浥尘柳叶盈堤绿,含湿桃花向客妍。
几处农夫濡帝泽,谁家父老祝公田。
傅岩既协甘霖望,鲁国应书大有年。
知祝圣心通造化,万方歌舞乐尧天。
春雨
禁城三月雨如烟,散润飞膏太液边。
寒色近从原野合,断丝遥与翠花连。
浥尘柳叶盈堤绿,含湿桃花向客妍。
几处农夫濡帝泽,谁家父老祝公田。
傅岩既协甘霖望,鲁国应书大有年。
知祝圣心通造化,万方歌舞乐尧天。
注释:
- 禁城:指京城的宫殿。三月:春季的三个月。雨如烟:形容春雨细密,仿佛烟雾一般。
- 散润飞膏:滋润大地,如同给大地抹上一层薄薄的油膏。太液边:太液池,是皇家园林中的湖泊,这里指皇宫内。
- 寒色:冷色调。近从原野合:指春雨渐渐与田野融合在一起。
- 断丝:形容柳树的枝条垂落下来,像断了的丝线一样。遥与翠花连:指柳条垂下,与周围的花草相连。
- 浥尘:沾满尘埃。柳叶盈堤绿:柳叶覆盖了整个大堤,呈现出一片绿色。
- 含湿:饱含着水分。桃花向客妍:指桃花在春雨中显得更加娇艳美丽。
- 几处:指很多地方。农夫:指辛勤劳作的农民。濡(rú)帝泽:沾受天子的恩泽。
- 谁家父老:谁家的老人家?祝公田:祝愿丰收。
- 傅岩:指舜帝治理天下的地方。既协甘霖望:已经盼望到了及时的春雨。甘霖:及时降下的雨水,喻为及时雨。
- 鲁国:古代齐国地名,这里借指广大的地区。应书大有年:应该书写出丰收年景的文字。
- 知祝圣心通造化:知道上天有其至理,能通晓天地万物的造化之道。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细雨绵绵的景象,以及春雨对大自然和人们的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诗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第一句“禁城三月雨如烟”,描绘了春雨如烟的情景,给人以朦胧、梦幻的感觉。接着“散润飞膏太液边”进一步描绘了春雨滋润大地的情景,使得太液池边的花草树木都变得生机勃勃,充满生命力。这两句诗将春雨的特点和影响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置身于春雨之中,感受到了春雨的魅力和美好。
接下来的两句“寒色近从原野合,断丝遥与翠花连”,则是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了春雨过后的原野景色。寒色近从原野合,暗示着春雨过后,原野上的寒气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而断丝遥与翠花连,则形象地描绘了春雨中柳条垂下,与其他植物相连的美丽画面。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春雨的自然景象,还表达了作者对这些美景的喜爱和欣赏之情。
第三四句“浥尘柳叶盈堤绿,含湿桃花向客妍”,则是进一步描绘了春雨对自然界的影响。浥尘柳叶盈堤绿,描绘了柳叶被春雨打湿后,变得更加翠绿的画面。含湿桃花向客妍,则描绘了春雨过后的桃花,变得更加娇艳美丽的画面。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春雨对自然景观的影响,还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最后四句“几处农夫濡帝泽,谁家父老祝公田”,则转向了对农民生活的影响。几处农夫濡帝泽,描绘了春雨给农民带来了好处,使他们能够享受到及时的雨水滋润。谁家父老祝公田,则描绘了农民们在祈祷丰收的场景,表达了他们对于丰收的期盼和祝愿。这四句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关注,也表达了他对农民丰收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雨的美景和对大自然和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好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和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