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晴日晖,冽冽晨风寒。
出苑偶西望,积雪盈层峦。
层峦何嶙峋,万仞相岏巑。
昔见青葱结,今见缟素攒。
玉凤排空飞,白龙伏地蟠。
霏霏仙掌中,凝华何其繁。
顾兹丽阳候,肃气犹未残。
山前既如此,山后宁剧乾。
将军拥貂裘,谁知战士难。
能推挟纩恩,当为驱呼韩。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借咏西岳华山的积雪,来抒发作者对国事的担忧。首联写晴光霁霭,寒风凛冽;颔联写出苑后,望西山之雪;颈联写层峦叠嶂,万仞千丈,白雪皑皑;尾联由雪联想到国事,抒发忧患之情。
“早霁出苑中望西山积雪”是全诗的发端,它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清丽而宁静的山水画面。在清晨的阳光照射下,天空呈现出淡淡的色彩,而大地上的万物也沐浴在清新的空气中。此时,人们纷纷走出自己的居所,来到郊外欣赏这美丽的景色。在西山脚下,有一片厚厚的积雪覆盖着山峦,仿佛是一座白色的宫殿。这里的积雪层层叠叠,宛如一座座小山。远处的山峰巍峨挺拔,给人一种雄伟壮观的感觉。近处的山峦则更加细腻,每一座山峰都像是经过精心雕琢而成。这种自然之美让人陶醉其中,仿佛置身于一个仙境一般。
“淡淡晴日晖,冽冽晨风寒。”接下来,诗人继续展开描绘。在晴朗的日子里,阳光洒满大地,给人们带来了温暖和希望。然而,在寒冷的早晨,寒风吹拂着人们的脸庞,让人不禁打了一个寒颤。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的变化和人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出苑偶西望,积雪盈层峦。”诗人离开居所,来到了西山脚下。他发现那里的积雪已经堆积成厚厚的一层了。这些积雪不仅让山峦显得更加美丽,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觉享受。
“层峦何嶙峋,万仞相岏巑。”紧接着,诗人开始进一步描述西山的景色。这些山峦如同奇石般嶙峋起伏,形态各异。每一处山峰都似乎蕴藏着无尽的力量和威严。这些描述不仅展现了西山的自然之美,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昔见青葱结,今见缟素攒。”在诗人的记忆中,曾经见过那些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树木。而现在,这些树木已经被冰雪覆盖,变得一片苍白。这些变化不仅仅是季节的变化,更是大自然的一种更替和轮回。
“玉凤排空飞,白龙伏地蟠。”在这幅画卷中,还有一群仙鹤在空中盘旋飞舞,它们的翅膀如同白玉一般晶莹剔透。而在地面上,一条巨龙则蜿蜒曲折地盘踞在大地之上。这些生物的出现为这幅画卷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霏霏仙掌中,凝华何其繁。”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还有无数的雪花在空中飘散。它们如同珍珠般晶莹剔透,不断地聚集在大地之上。这些雪花的形成过程也象征着自然界的神奇之处。
“顾兹丽阳候,肃气犹未残。”诗人站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感受着大自然的气息。尽管天气已经转暖,但依然保持着一种庄重和肃穆的氛围。这种气氛让人们更加珍惜眼前的美景和时光。
“山前既如此,山后宁剧乾?”诗人不禁思考起来。如果这种景象持续下去,那么山后的情况可能会变得更加糟糕。这种担忧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之情。
“将军拥貂裘,谁知战士难?”最后一句则是诗人发出的感慨。在这个和平的年代里,战士们仍然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他们需要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来抵御外敌和灾难。
这首诗通过对华山积雪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以及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注与忧虑。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