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人振英驾,志士感良遇。
矧余驽钝姿,而乃忝恩顾。
厕迹白玉堂,日夕仰弘度。
良时不再至,驰景迅颓暮。
感遇惜春华,勉旃赴前路。
岂无子云草,亦有司马赋。
技艺宁足先,修能良可慕。
陟岳贵及颠,涉溟宜问渡。
古则俱在兹,莫枉邯郸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作者在翰林院读书期间的心境和感受,表达了对才华的珍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我们来看第一句“奉诏读书翰林述怀”。这是作者在接到皇帝诏书后,开始在翰林院读书的情景。这里的“奉诏”指的是皇帝的命令,“读书”则是学习和研究文学、历史等知识的过程。

我们看到“哲人振英驾,志士感良遇。”。这里提到了“哲人和志士”,他们因为某种原因(可能是皇帝的信任或者其他机遇)而受到了重用。这里的“英驾”是指英明的领导和指挥,而“良遇”则是指好的际遇或机遇。

第二句“矧余驽钝姿,而乃忝恩顾。”中的“驽钝姿”指的是自己的平庸和笨拙,而“忝”则是谦词,表示自己辜负了皇帝的恩宠和厚待。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才能不足的自卑以及对自己能够被皇帝信任的感激之情。

接下来是第三句“厕迹白玉堂,日夕仰弘度。”,描述了自己身处高位(白玉堂),但仍然时刻仰望着皇帝的伟岸形象(宏度)。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地位的谦虚以及对皇帝威严的敬畏之情。

接下来的几句则更加具体地描绘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如第五句“良时不再至,驰景迅颓暮。”中,作者感叹美好的时光不会再次出现,而时光却迅速流逝。这是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最后两句“感遇惜春华,勉旃赴前路。”则是作者对于人生的反思,他珍惜春天的美好时光,同时也鼓励自己要勇往直前。这里的“勉旃”是古汉语中的一种劝诫用语,意思是“请努力前行”。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己在翰林院的生活经历,表达了对才华的认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作者谦逊、敬畏、勤奋的品质。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好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