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菲愁断未能裁,谁展霜姿到碧苔。
鲛室泪消琼岛月,凤城香绽素霞杯。
佳人咳唾三秋色,野客追攀九日台。
欣赏岂须银烛照,坐阑应有夜光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天景色。
我们来解读一下诗句:
- 芳菲愁断未能裁:
- 注释:这里描述的是秋天的景象,花朵凋谢,无法再剪裁下来装饰。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对秋天美景的无奈和哀愁,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 谁展霜姿到碧苔:
- 注释:霜指的是秋天的寒气,这里用“谁展霜姿”来形容秋天的景色。
- 赏析:《罗若思贻珍珠菊》是唐代诗人张仲素的作品,描写了秋天菊花绽放的美丽景象。这里的“谁展霜姿”可以理解为在秋天,谁能展现出如此美丽的菊花呢?这句话既赞美了菊花的坚韧,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叹。
- 鲛室泪消琼岛月:
- 注释:鲛室指的是传说中的美人居住的地方,泪消指的是泪水消失。琼岛是指美丽的岛屿。
- 赏析:这句诗描述了夜晚的美景,月光洒在海面上,仿佛是美人的泪水。这里的“泪消”可以理解为月光洗净了人们的忧愁,让人感到宁静和愉悦。
- 凤城香绽素霞杯:
- 注释:凤城指的是美丽的城市,香绽指的是香气四溢。素霞杯是指白色的酒杯。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城市的美景和美食。这里的“香绽”可以理解为美食散发出诱人的香气,与前一句的“鲛室泪消”相呼应,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佳人咳唾三秋色,野客追攀九日台:
- 注释:佳人指的是美丽的女性,咳唾三秋色是指女性的美貌如花般长久不衰。野客指的是外来的游客。追攀九日台是指在九月九日登高望远。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对女性美貌的赞美和敬仰,同时也描绘了人们登高望远的情景。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女性的美貌和人们的活动都夸大化,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
- 欣赏岂须银烛照,坐阑应有夜光来:
- 注释:欣赏指欣赏美好的景色或事物。银烛照可以比喻明亮的灯光,夜光可以代指月亮。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对夜景的喜爱之情。这里的“夜光”可以理解为月光,而“坐阑应有”则表达了诗人期待月光的到来。整句诗给人一种静谧、浪漫的感觉,使人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夜景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