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峤情深赋蒯缑,仲宣才具怅依刘。
名花好鸟看春遍,剩水残山戏墨收。
流转朱门伤客散,乱离襄国待兵休。
何时笑引桓伊笛,醉倚江城黄鹤楼。

【注释】

玉峤情深赋蒯缑:玉峤,指高公调。蒯缑,即“缑”,是传说中的神仙山。这里指高公调的家世。

仲宣才具怅依刘:仲宣,指庞统(庞士元)。刘表,东汉末年荆州牧。庞统为诸葛亮所器重,曾劝说刘表招纳刘备。这里借指高公调的伯乐。怅依刘,感叹没有遇到知己。

名花好鸟看春遍,剩水残山戏墨收:名花好鸟,指美丽的花草树木。春天过去后,只剩下残花败叶和山石,这就叫“剩水残山”。这里用来比喻世事沧桑,物是人非。戏墨收,意思是用笔墨记录下这些变迁,也可以说是用文字来抒发自己的感慨。

流转朱门伤客散:流,流动;转,变易;朱门,指富贵人家的大门。这里指战乱之后,繁华的都城已经不复存在。伤客散,意指战乱导致人流离散,无法团聚。

乱离襄国待兵休:襄国,战国时期赵国的都城,在今河北邢台县南。乱离,指战乱;襄国待兵休,意思是说在襄国等待军队休整完毕,准备继续征战。

何日笑引桓伊笛:何日,什么时候;引,吹奏。桓伊,即桓谭,东汉时著名音乐家。这里借指能与自己共同欣赏音乐的人。桓伊笛,意思是说什么时候能够一起演奏桓谭的乐曲。

醉倚江城黄鹤楼:江城,即江陵;黄鹤楼,位于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之巅,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这里是诗人的居所,也是他游赏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平定后不久,当时作者在四川作幕僚。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成都的寓所附近,曾经观赏过春天的景色:名贵的花卉、优美的禽鸟以及满眼的残存山水,都成了他眼中的美景。但是,当战乱过后,一切都变得面目全非,昔日的繁华已成往事,只能留下一些墨迹来记载。

“流转朱门伤客散”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的感伤。在诗人看来,无论是战乱中的流离失所,还是战后的重建生活,都是一场劫难。而在这劫难之后,人们只能面对现实,重新开始生活。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为一种无奈,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悲愤。

“何时笑引桓伊笛”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他希望能够与志同道合之人一起享受音乐的乐趣,就像桓伊一样。这既是对和平生活的期盼,也是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醉倚江城黄鹤楼”一句,则描绘了诗人的居所及生活环境。黄鹤楼位于长江边,诗人经常在此饮酒赋诗,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