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隔一山断,烟微草色初。
物情知入暖,世事未全疏。
度柳莺声涩,过桥日影徐。
昔人无复作,凭吊亦何如。

人日东皋

注释:

①人日:农历正月初七,古人有在这一天出游赏春的习俗。

②东皋:指地名,这里泛指郊外。

译文:

人日这天,我来到东皋,水隔一山断,烟微草色初。

物情知入暖,世事未全疏。

度柳莺声涩,过桥日影徐。

昔人无复作,凭吊亦何如。

赏析:

这首诗是写诗人到东皋赏春的情景。诗中描绘了东皋的美丽景色和宁静氛围,以及诗人对自然和历史的感慨。

开头两句“水隔一山断,烟微草色初。”描绘了东皋的宁静美景。诗人站在东皋,远眺对面的山峰,看到水天一色,烟雾缭绕,草色刚刚萌发,一切都显得那么静谧而美丽。这两句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接下来两句“物情知入暖,世事未全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慨。他看到万物复苏、草木生长,知道春天已经来临,但世间的事情还不完全明朗。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自然界的变化和人生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命运的思考。

第三句“度柳莺声涩,过桥日影徐。”继续描绘东皋的景象。诗人走过杨柳,听到鸟儿的叫声;走过一座桥,看到落日的影子慢慢地移动。这两句诗通过对声音和光影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

最后两句“昔人无复作,凭吊亦何如。”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他指出,过去的人不再像从前那样活跃了,现在只能凭借回忆来缅怀过去。这两句诗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回忆,引发了诗人对人生、社会和国家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东皋的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历史的思考。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