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识庐峰次第攀,一时襟抱十分闲。
鸿蒙有地寻常外,巉峭离天尺五间。
树积拥阴通寺径,瀑飞流响到江湾。
近来儒老烟霞半,莫问前人几住山。
游匡山
始识庐峰次第攀,一时襟抱十分闲。
鸿蒙有地寻常外,巉峭离天尺五间。
树积拥阴通寺径,瀑飞流响到江湾。
近来儒老烟霞半,莫问前人几住山。
【注释】
①庐峰:在江西南昌县西南三十里。
②襟抱:胸怀。
③鸿蒙:宇宙。
④巉峭:形容山高峻陡峭的样子。
始识庐峰次第攀,一时襟抱十分闲。
鸿蒙有地寻常外,巉峭离天尺五间。
树积拥阴通寺径,瀑飞流响到江湾。
近来儒老烟霞半,莫问前人几住山。
游匡山
始识庐峰次第攀,一时襟抱十分闲。
鸿蒙有地寻常外,巉峭离天尺五间。
树积拥阴通寺径,瀑飞流响到江湾。
近来儒老烟霞半,莫问前人几住山。
【注释】
①庐峰:在江西南昌县西南三十里。
②襟抱:胸怀。
③鸿蒙:宇宙。
④巉峭:形容山高峻陡峭的样子。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有托招予谒门下者: 有人托付我来拜访您的门下。这里“招”意味着被邀请,“谒门下”指的是拜访某人的府邸或居所。 2. 诗以代柬辞之: 我写一首诗来代替我的名片向您告别。这里的“代柬”意即用诗歌作为书信的替代品,表达我的敬意和谢意。 3. 秪恐负知己: 我担心辜负了您的知遇之恩。“祗”是副词“只”,表示程度;“恐”是恐怕、担忧之意。 4. 沉吟故草莱:
【注释】 十六夜月蚀:十六日晚上发生的月蚀。 兴未已:兴致未尽,意犹未尽。 兹情:这种心情。 陈蔡:地名,在今河南省境内,这里代指黑暗。 悲歌:哀伤的歌声,比喻失意的情怀。 赵燕:指战国时赵国和燕国两个国家,这里借指黑暗势力或邪恶势力。 高明:高超、出众的人。也指明亮的月亮。 遮莫:即使的意思。 【赏析】 此诗是作者对月蚀的感慨。诗人因感于世事不公,而对月食产生一种无可奈何之感,因而写下了这首诗
种药 半亩馀空阔,江烟绿到帘。 药宜春及种,人以病犹淹。 懒灌得泉近,新愁为野添。 山翁贻我谱,分晰尚纤纤。 注释: 种药:种植药材。 半亩:指一亩地,这里用“亩”作为计量单位。 馀:多。 空阔:空旷。 江烟:江上的烟雾。 绿:绿色。 到:到达。 帘:帘子。 药宜春及种:春天播种的药材。 人以病犹淹:人因为生病而耽搁时间。 懒灌:懒于灌溉。 得泉:得到泉水。 新愁:新的忧愁。 为野添:为田野增添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以及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诗歌的情感与主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汝祖十二世”意思是:你祖宗有十二代都做大官。“皆为盛世儒”意思是:都是盛世中的读书人。 “文章留在箧
诗句解析: 1. 本是寻常事 - 表示某件事情本应是平常不过的事情。 2. 时艰不易行 - 形容时代困难,行动困难。 3. 外愁攻四面 - 形容内心的忧虑像四面的风一样袭来。 4. 独立似孤城 - 形容自己孤独地站立,如同一座孤城。 5. 野阔猿无迹 - 表示野外宽广,猿猴无法藏身。 6. 天高鹤一声 - 形容天空高远,鹤鸣声响亮。 7. 未能闲数物 - 表示没有时间去细看周围的景物。 8.
【解析】 这是一首七绝。首句“马子千招饮”,点明地点和人物,即在马家千的家中设宴饮酒。次句“正想与君饮”,表明自己有邀请朋友同饮的愿望,但因故未得如愿。第三句“君招岂偶然”,是说邀请并非无理取闹,而是情有可原。第四句“北门戎马地”,是说宴会的地点是在北方边关,环境荒凉,形势紧张,因此诗人不能不有所戒备。第五句“陋巷箪瓢贤”,则是说虽然环境艰苦,生活清苦,却能安贫守节,不慕荣利
【注释】 省:看望。先君子墓:指坟墓。素潇洒:一直很清高。魂体尚能全:灵魂和躯体还保存着完整。不肯还家老:不愿回到故乡去。伏虎仙:指仙人。一丘:指坟墓所在的小土山。落日:日落。万恨:无穷的怨恨。春草:春天长出的草。无知物:不懂得人情世故的人。青青年又年:年年岁岁青青。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清明节时到先祖坟墓前祭扫时的即兴之作。首联写墓地荒僻而孤寂,诗人对坟墓的景仰之情溢于言表
注释: 与西宁明府王可亭对奕:与西宁明府王可亭下围棋对弈 不可迷当局:不要被眼前的局势所迷惑 安危不易终:胜败很难预料,结果难以预测 用奇留劫外,得算在心中:运用巧妙策略,使对手陷入困境,自己却稳居不败之地。 漠漠孤亭雨,微微一径风:雨水淅沥,风吹过孤亭,发出沙沙的声音 以兹托幽意,馀橘照人红:以此寄托我的深情,余下的橘子映红了人们的脸庞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围棋对弈的诗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语言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需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作答。 “晚过中宿峡”,点明时间地点,为全篇定下了基调:暮色苍茫,雨后山色空蒙,峡口水雾迷离。 颔联上句“虹霓草面生”写彩虹倒影于水中,使水面波纹荡漾;下句“有山皆画意”写山色如画,意境悠远。 颈联“薄雾空犹湿,潜蛟影欲呈”,用一“湿”字形容雾气弥漫;“潜蛟影”即“蛟隐影”。
寄怀申岘山协领 绥江归十日,未过戟门深。 以我秋葭抱,思君明月心。 郊居仍读易,城隔不闻琴。 懒癖知能恕,蛮笺又至今。 注释: 1. 绥江:指四川的嘉陵江。归:回家。十月:指秋季。戟门:即戟门关,是古剑门关口,位于今四川省剑阁县境内。深:深谷、峡谷。 2. 秋葭:秋天的芦苇。抱:抱住,比喻思念之情。 3. 郊居:居住在郊区。仍:仍然。读易:阅读《周易》(《易经》或《周易》)。 4. 城隔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全诗如下: 谒张文献公祠 事在开元恨岂穷,白鹇飞入乱皇宫。 批鳞苦口难为哲,救火焦头乃见忠。 枣棘独能修险隘,珊瑚人易出鸿蒙。 庾关不是唐家物,犹拜先生宰相风。 逐句释义: 谒张文献公祠 谒,拜访。张文献公,即张九龄,唐代名臣。祠堂,这里指他的祠堂。 事在开元恨岂穷,白鹇飞入乱皇宫。 事,指张九龄的事迹。开元,唐玄宗的年号(公元713-741年)。恨,遗憾、悔恨。白鹇
沉香浦 贪泉已歃不怀金,香又争传此地沉。 一片麝兰寒化石,百年冰雪冷为心。 天高薄雾龙涎气,岸古清风玉屑音。 亦有后来投砚者,寥寥云水共相深。 注释: - 贪泉已歃:指已经喝过贪泉的水。歃,是古代的一种饮酒方式,将口对着酒杯中滴下的酒液,表示愿意遵守誓约。 - 不怀金:没有贪图金钱的意思。 - 香又争传:形容这里的沉香味道非常迷人。 - 麝兰寒石:形容沉香的香气如同麝香和兰花一般清新而独特。 -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人们的心情,通过描述大树、清言、棋局、画图等景物,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句“秋日集饮大树园”,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秋日景象。大树园是一处幽静的地方,诗人在这里聚集朋友,饮酒作乐。这句诗通过描写大树园的景色,为后文的情感抒发做好了铺垫。 次句“苍苍大树倚琼宫,拂石清言近晋风”,进一步描绘了大树园中的美景。大树园中的树木高大挺拔,仿佛是琼宫一般
【注释】 ①黄梁:即“黄粱梦”,指卢生在梦中所吃的美梦。后用以比喻虚幻的空想,或不切实际的期望。②路经:路过。③一入京华又二年:自从进京以来已经两年了。④每因怀古一茫然:每当想起历史人物就感到茫然不解。⑤好花看尽皆如梦:美好的花朵看多了也像一场梦。⑥行来那有仙:行走时哪有仙气出现。⑦卷尘深过雾:尘土被卷起,远远地飘过大雾。⑧望南归路远于天:望着南方回家的道路,比天上还遥远。⑨黄梁即在荒凉下
诗词原文: 帆边渡口照红霞,丞相荒园在水厓。 积血故宫啼杜宇,一声残木立乌鸦。 注释解释: - 帆边渡口:指船靠近渡口的地方,帆边是指船的侧面。 - 张家渡:地名,位于某个地方,具体位置不明。 - 红霞:天空中红色的云霞,常用来比喻朝霞或晚霞。 - 丞相:古代官职名,这里指的是文丞相,即某位名叫文的丞相。 - 荒园:荒芜的园林,可能因为某种原因而变得荒凉。 - 在水厓:在水边,涯是指岸边。 -
注释: 登泰山 巍巍东岳绝尘喧,直上南天第一门。山势雄伟,高耸入云,直上南天第一门。 秋草渐衰寻古迹,暮烟将散见中原。秋天的草木逐渐凋零,寻找着古代遗迹,傍晚的烟雾将要散去,展现着中原的景象。 到襟清气山仍淡,入望长河水自浑。我登上山顶时,感受到一股清新的气息,但山依然显得清淡;俯瞰大地时,看到一条蜿蜒流淌的长河水,它依然浑浊。 金顶立时看万象,乃惊群巘此为尊。在金顶之上,我看到了万千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