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开元恨岂穷,白鹇飞入乱皇宫。
批鳞苦口难为哲,救火焦头乃见忠。
枣棘独能修险隘,珊瑚人易出鸿蒙。
庾关不是唐家物,犹拜先生宰相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全诗如下:

谒张文献公祠

事在开元恨岂穷,白鹇飞入乱皇宫。

批鳞苦口难为哲,救火焦头乃见忠。

枣棘独能修险隘,珊瑚人易出鸿蒙。

庾关不是唐家物,犹拜先生宰相风。

逐句释义:

谒张文献公祠

谒,拜访。张文献公,即张九龄,唐代名臣。祠堂,这里指他的祠堂。

事在开元恨岂穷,白鹇飞入乱皇宫。

事,指张九龄的事迹。开元,唐玄宗的年号(公元713-741年)。恨,遗憾、悔恨。白鹇,一种美丽的鸟。飞入,进入。乱皇宫,指混乱的朝政。

批鳞苦口难为哲,救火焦头乃见忠。

批鳞,形容对权贵直言不讳。苦口,形容言辞恳切。难为哲,难以被理解。救火焦头,形容忙于政事,焦头烂额。见忠,显露忠诚。

枣棘独能修险隘,珊瑚人易出鸿蒙。

枣棘,两种植物的统称(枣树和荆棘)。修,建造、修建。险隘,危险的关口或狭窄的地方。珊瑚,一种珍贵的海产动物。人易出鸿蒙,人的本性容易迷失在混沌之中。

庾关不是唐家物,犹拜先生宰相风。

庾关,地名,位于今河南省新郑市西南一带。唐家,指唐朝。物,事物、现象。犹拜,仍然拜。先生,对有学问的人的尊称。宰相,古代官名,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高官。

赏析:

此诗首联“事在开元恨岂穷,白鹇飞入乱皇宫”,以感叹的口吻描绘了张九龄生前的不幸遭遇以及他的高尚品格。颔联“批鳞苦口难为哲,救火焦头乃见忠”则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于张九龄的敬仰之情。颈联“枣棘独能修险隘,珊瑚人易出鸿蒙”则以对比的手法赞美了张九龄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卓越的领导才能。尾联“庚关不是唐家物,犹拜先生宰相风”则是对张九龄一生的总结和肯定。整首诗情感饱满而深沉,既有对历史的回顾又有对未来的期望,体现了杜甫作为伟大诗人的独特气质和卓越才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