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谋已去莲花幕,歌舞空飞蛱蝶裙。
欲定中原凭一力,遂令垓下散千军。
灰沉渭水馀烽火,树暗江东又暮云。
韩信智仍烹走狗,西风人立也怜君。

诗句如下:

画谋已去莲花幕,歌舞空飞蛱蝶裙。

欲定中原凭一力,遂令垓下散千军。

灰沉渭水馀烽火,树暗江东又暮云。

韩信智仍烹走狗,西风人立也怜君。

  1. 画谋已去莲花幕:这里描述的是一个场景,画中的策略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华丽的舞台和舞蹈表演。莲花幕通常指的是古代帝王的御用帐篷或宫殿,而“画谋”则可能是指那些在帐幕中的计划或策略,但现在已经不复存在。这里的“去”字暗示了这些策略的消逝,可能是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的失败或变化。通过这样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2. 歌舞空飞蛱蝶裙: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一群女子正在进行歌舞表演,她们身穿美丽的裙子,犹如蝴蝶在空中飞舞。这里的“蛱蝶裙”是古代女子常见的服饰,象征着轻盈和美丽。然而,“空飞”则传达了一种空洞无实的感觉,可能意味着这些歌舞虽然美好,但却无法带来实际的利益或成就。这样的描述反映了诗人对于表面的繁华和空洞生活的批评,以及对真正价值的追求。
  3. 欲定中原凭一力:这里诗人表达了一种坚定的决心,想要平定中原(即中国)地区,依靠自己的力量。这里的“中原”指的是中国的中心地带,是古代的政治和文化中心。诗人想要凭借个人的能力和努力来实现这个目标,这显示了他的决心和毅力。然而,“凭一力”也暗示了困难和挑战,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达成目标。这里的描述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奋斗和责任的认识,以及对于实现目标的信心。
  4. 遂令垓下散千军:这里的“遂令”意味着结果就是如此,导致了一种悲惨的结局或损失。垓下是古代地名,与楚霸王项羽有关。诗人提到“散千军”,说明了一场大规模的战斗或战役导致了无数士兵的死亡。这里的描述传达了一种悲哀和损失的感觉,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个战争或事件的结果。这样的描述反映了诗人对于战争、冲突和悲剧的敏感和关注。
  5. 灰沉渭水馀烽火:这里的“灰沉”指的是烟灰沉积,可能意味着战争结束后留下的废墟或痕迹。渭水是一条河流,位于陕西,与古都长安(今西安)相邻。这句诗可能描述了战争后渭水两岸的景象,烟雾弥漫,给人一种凄凉和悲伤的感觉。这里的描写传递了一种战争后的荒芜和哀伤,强调了战争的残酷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6. 树暗江东又暮云:这句诗描绘了夕阳西下,江边的树木变得昏暗,天空中充满了暮色。江东是指长江下游的东边地区,这里可能是诗人所在地或者他曾经游历过的地方。这样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7. 韩信智仍烹走狗:这句诗提到了韩信(汉初著名军事家),他用智慧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然而,他的智慧并未能让他免于被烹杀的命运,反而成为了别人利用的对象。这里的“走狗”比喻那些只会摇尾巴的人,而不是真正的忠诚伙伴。这句诗表达了对韩信命运的同情,同时也反映了权力斗争的残酷和无情。
  8. 西风人立也怜君:最后一句诗以西风起时人站立的姿态来表达诗人对韩信的同情和怜悯之情。西风常常与秋天联系在一起,在这里可能象征着萧瑟和孤独。人站立的形象传达了一种坚韧不拔的态度,尽管面对困境,依然坚持自我。这种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使得对韩信的评价更加复杂和多维。

《楚霸王庙题壁》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历史人物的命运和诗歌艺术的魅力。这首诗不仅仅是对历史事件的简单记录,更是对人性、权力和命运的深刻反思。它提醒我们,历史是由活生生的个体共同书写的,每一个决策和行动都影响着历史的走向。同时,它也启示我们,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要勇敢地面对现实,坚守信念,因为这是通往光明未来的必经之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