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江灯火坐中看,四面潮声欲上栏。
山月鹿归双角解,寺钟龙听一珠蟠。
河南书屋人何在,岭上松风石自寒。
无限幽怀不能写,抱琴清绝水云端。
夏至夜宿海幢僧阁
隔着江流灯光下坐着看,四面潮声欲上槛。
山月鹿归来双角解,寺钟龙听一珠蟠。
河南书屋人何在?岭上松风石自寒。
无限幽怀难以表,抱着琴音清绝水云端。
注释:
夏至:夏季的二十四节气之一。
隔江灯火坐中看:指夜晚坐在僧阁中观看江对岸的灯火。
四面潮声欲上栏:四周的潮声如同要涌上栏杆一样。
山月鹿归双角解:山中月亮之下,一对鹿归去,它们的两只角都解开了。
寺钟龙听一珠蟠:寺庙里的钟声如同龙鸣一般,声音悠扬而深沉。
河南书屋人何在:河南的书屋主人现在在哪里?
岭上松风石自寒:山上的松风吹过,石头依然寒冷。
无限幽怀不能写:心中无尽的思绪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
抱琴清绝水云端:抱着琴弹奏的声音清脆悠远,仿佛与水面上的云朵相连接。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夏至之夜,宿在海幢僧阁时的所感所思。诗中通过描绘夜景、声响和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和无奈。
“隔江灯火坐中看,四面潮声欲上栏”这两句,诗人坐在僧阁中,静静地看着江对岸的灯火。四周的潮声如同要涌上栏杆一样,让人感到有些压迫。这种静谧而又压抑的氛围,为下文的情感抒发埋下了伏笔。
“山月鹿归双角解,寺钟龙听一珠蟠”这两句,描述了夜晚的景象。山中的月亮之下,一对鹿归去,它们的两只角都解开了。寺庙里的钟声如同龙鸣一般,声音悠扬而深沉。这些景象,既美丽又神秘,让人感到既熟悉又陌生。
“河南书屋人何在?岭上松风石自寒”这两句,诗人开始思考自己的朋友和知己。河南的书屋主人现在在哪里?山上的松风吹过,石头依然寒冷。这句诗透露出诗人对于朋友的思念和对自然景色的感叹。
“无限幽怀不能写,抱琴清绝水云端”这两句,诗人的情感达到了高潮。心中的无尽思绪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只能抱着琴弹奏的声音清脆悠远,仿佛与水面上的云朵相连接。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和无奈。
全诗以“抱琴清绝水云端”结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超脱。他抱着琴弹奏的声音清脆悠远,仿佛与水面上的云朵相连接,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