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云高立思漫漫,百粤河山错绣看。
龙穴水从秋涨暖,鹅潭风向午翻寒。
三城总结于湖上,五岭遥通自岳端。
佳气说今犹未散,愿投林下谢衣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登白云山》。下面是逐句释义和注释:

  1. 拨云高立思漫漫:拨开云雾,站在高处远望,思绪也随之飘渺。”拨云”指推开厚重的云雾,”高立”则是站在高处。
  2. 百粤河山错绣看:百粤,即广东、广西一带,这里的“绣”比喻山脉的错综排列,就像精美的刺绣一样。
  3. 龙穴水从秋涨暖,鹅潭风向午翻寒:龙穴,可能指的是山中的洞穴;秋涨暖,秋天水位上涨使得水温变暖;午翻寒,中午时分风向变化,带来凉爽的感觉。
  4. 三城总结于湖上,五岭遥通自岳端:三城,这里可能指的是三个重要的城镇;总结于湖上,意味着这些城镇都位于湖泊之上;五岭,指南岭山脉,是中国南部的五个主要山脉;遥通自岳端,表示这些山脉与远处的山脉相连。
  5. 佳气说今犹未散,愿投林下谢衣冠:佳气,指的是山上清新的空气或美景;说今犹未散,意味着这种景色至今仍然美丽迷人;投林下谢衣冠,意为放下官职和官服,回到山林中去享受这份宁静和美好。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白云山的自然风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首联通过“拨云高立思漫漫”展现了诗人站在高处俯瞰群山的宏伟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无尽遐想。颔联则通过“百粤河山错绣看”进一步描绘了山脉的复杂多样和美丽壮观。颈联通过描述“龙穴水从秋涨暖,鹅潭风向午翻寒”展示了白云山中不同地方的气候差异,以及这种差异给人们带来的不同的感受。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山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的热爱。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