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曾绝岛辟荆榛,无地为宫避战尘。
倾覆爱存惟太后,流离仁有独三臣。
勤王诸路烽烟断,入寇孤军海上陈。
泣血此时飞不散,化鹃啼恨汴杭春。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郑元佑的作品,全诗共四句,每句的字数和顺序都与原诗一致。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何曾绝岛辟荆榛,无地为宫避战尘。
  •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何曾(可能是指一位将军或者将领)曾经在岛屿上开辟了一片土地来躲避战争的尘埃。这里的“辟荆榛”指的是开垦荒地,清除荆棘。而“无地为宫避战尘”则表示没有地方可以作为临时的住所来躲避战火带来的尘埃。
  1. 倾覆爱存惟太后,流离仁有独三臣。
  • 这句诗的含义是说,那些因为国家危难而倾覆的忠臣中,只有太后和三臣(可能是三个忠臣)仍然保持忠诚。这里的“倾覆爱存”指的是国家或政权的颠覆,而“惟太后”和“独三臣”则分别指代的是太后和那三位忠臣。
  1. 勤王诸路烽烟断,入寇孤军海上陈。
  •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为了抵抗入侵者,各地的勤王军队已经断绝了烽火,而敌军却像孤军一样出现在海上。这里的“勤王诸路”指的是全国各地的军队,而“入寇孤军海上陈”则表示敌军如同孤身一人的军队一样出现在海上。
  1. 泣血此时飞不散,化鹃啼恨汴杭春。
  • 这句诗的含义是说,在此时此刻,士兵们流着血泪无法散去,就像杜鹃鸟的叫声充满怨恨一样。这里的“泣血”指的是士兵们流着血泪,而“汴杭春”则是指春天的到来。

赏析: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鲜明的对比,展现了战争时期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其中,“倾覆爱存惟太后,流离仁有独三臣”两句,表达了对忠臣的赞扬和对战争中牺牲者的怀念;而“泣血此时飞不散,化鹃啼恨汴杭春”这两句,则通过杜鹃鸟的叫声来表达对战争的痛苦和对和平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情感真挚而深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