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昨寄丹泉水,转忆浮丘日又残。
石底有龙秋不涸,山头无雨夜生寒。
红尘已没交梨灶,白鹤犹归晒药栏。
未识仙人何处去,珊瑚拾作钓鱼竿。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诗人情感的七言绝句。下面是逐句的解释以及相应的译文和赏析:
- 浮丘井
- 诗句:“罗浮昨寄丹泉水,转忆浮丘日又残。”
注释:“罗浮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寄”在这里表示寄存或赠送之意。“丹泉”指的是珍贵的温泉。“浮丘”可能是一个地名,也可能是对某一山峰的比喻。“日又残”意味着时间的流逝。
译文:罗浮山的泉水被寄给了远方的朋友,每次想起都会感到时间过得太快。
- 石底有龙秋不涸
- 注释:这里的“龙”可能指代深水中的洞穴或河流中的水道。“秋不涸”表明无论何时季节如何变化,水都不会干涸。
- 译文:石头下面的河床里有一条龙,秋天也不干涸。
- 山头无雨夜生寒
- 注释:“山头”泛指山上。“无雨”表明天气晴朗。“夜生寒”意味着即使在没有下雨的时候,夜晚也感到寒冷。
- 译文:山上没有下雨,即使夜晚也感到寒冷。
- 红尘已没交梨灶
- 注释:“红尘”通常指繁华的世界,这里可能暗指世俗生活。“交梨灶”是一种古代的烹饪方法,用交梨木制成的炉具烹制食物。
- 译文:世俗的生活已经被遗忘,只剩下用交梨木制作的炊具烹饪食物。
- 白鹤犹归晒药栏
- 注释:“白鹤”通常象征着高洁、长寿。“晒药栏”可能是指晾晒草药的地方。
- 译文:白色的鹤仍然回到晒药的地方来晒药。
- 未识仙人何处去
- 注释:“仙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指的是修炼成仙的人。“何处去”表示不知他们去了哪里。
- 译文:我不知道那些仙人现在在哪里。
- 珊瑚拾作钓鱼竿
- 注释:“珊瑚”是一种美丽的矿石,常用于制作装饰品或工艺品。“钓竿”是钓鱼时用来抛投鱼钩的工具。
- 译文:不知道这些珍贵的珊瑚是从哪里采集来的,它们被当作钓鱼竿使用。
这首诗通过描述罗浮山的自然环境和一些神话传说中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仙境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现实世界的超然态度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整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古典文学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