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晏琴尊聊纵赏,况逢高阁俯长川。
孤城海气霾寒日,万壑钟声出暝烟。
辽鹤归来空异代,石羊化去不知年。
沧桑自古何须问,肠断江湖落雁前。

【诗句释义】

岁末之时,作者在五仙观中眺望四周,一边品茗赏月,一边纵情观赏着眼前的美景。

正当这时,一座高耸入云的楼阁出现在视野中,它俯瞰着蜿蜒曲折、源远流长的长川。

孤城笼罩在海雾中的寒日,万壑之中钟声缭绕,伴随着夜色弥漫而出。

辽鹤归来,空有异代之恨;石羊化去,不知岁月流逝。

沧桑世事,自古皆有,何须追问?只落得江湖飘零,雁过而留痕。

【译文】

岁末时分,我在五仙观里欣赏窗外景色,一边品茶一边赏月。

我眼前这座高高的楼阁俯瞰着蜿蜒曲折的长川。

孤城的海雾使初升的日光变得寒冷,山谷间回荡着悠远的钟声。

辽国的仙鹤归来,却已与旧世隔绝,无法相见;石羊也化做了石头,早已消失不见。

世间沧桑变迁,从古至今都是如此。何必再去追问呢?我只能任凭自己在江湖中飘泊不定,任由大雁掠过留下痕迹。

【赏析】

此诗作于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作者时年五十四岁。这首诗是作者登高望远之作,也是一首写景抒情之作,全诗以五仙观为背景,描写了五仙观外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首联“岁晏琴尊聊纵赏,况逢高阁俯长川。”诗人在岁末之际,登上五仙观欣赏周围的自然风景,并举杯畅饮。此时,他看到高耸入云的楼阁矗立在那里,俯瞰着蜿蜒曲折的长川。

颔联“孤城海气霾寒日,万壑钟声出暝烟。”诗人继续观察周围的景色。只见孤城被海雾笼罩,初升的太阳也被遮蔽。万壑之中传来阵阵钟声,仿佛在迷雾中飘散。

颈联“辽鹤归来空异代,石羊化去不知年。”诗人感叹道,辽国仙鹤虽然归来,但已经与旧世隔绝,不再能见到它们的身影。石羊化成石头,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尾联“沧桑自古何须问,肠断江湖落雁前。”诗人感慨道,自古以来,沧桑巨变都是如此。何必再去追问呢?我只能任凭自己在江湖中飘泊不定,任由大雁掠过留下痕迹。

整首诗以五仙观为背景,描写了五仙观外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通过诗人的观察和感受,我们能够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