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游黄金台,酒酣卧燕市。
哀歌傍无人,泣下击筑子。
黍谷生悲风,易水何弥弥。
岂无英雄者,翻觉霸图耻。
白日忽复易,脱冠艺枌梓。
良觏邈山河,抚剑中夜起。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的是“赏析”,然后根据要求分析诗句的内容、思想情感以及手法特点。本诗是诗人在游历燕京时所作,表达了作者的感慨与不平之气。
(1)
昔游黄金台:指作者年轻时曾游历燕京,登上了战国时期燕昭王修筑的黄金台。
酒酣卧燕市:意谓酒醉后躺在繁华的燕市上。
哀歌傍无人:意谓在无人的荒郊野外唱起悲哀的歌调。
黍谷生悲风:黍谷即黍稷,泛指粮食谷物。这里用“黍”字暗指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及饥荒。“悲风”指战乱之风。
易水何弥弥:易水,古河流名,在今河北易县西南。这里借指战国时期燕国易水边送别壮士的场景。“弥弥”形容歌声悠扬回响不断。
岂无英雄者:意谓难道没有英勇的人吗?
翻觉霸图耻:意谓反而觉得霸业令人羞耻。
白日忽复易:意谓白日忽然间又换了一个朝代。
脱冠艺枌梓:意谓脱下官帽去植树造林。
良觏邈山河:意谓美好的山河景色已不复存在。
抚剑中夜起:意谓抚着剑柄在半夜里起身。
【答案】
译文:年轻时我游历过燕京,登上过战国时期燕昭王修筑的黄金台,酒醉后躺在繁华的燕市上,唱起了悲哀的歌调,在没有人烟的地方唱得格外响亮,让人伤心地流泪;黍稷等粮食作物生长在荒芜之地,战乱之风阵阵吹起,难道没有英雄人物了吗?反而觉得霸业令人羞耻,白日忽然间又换了一个朝代,脱下官帽去植树造林,美好的山河景色已不复存在,抚着剑柄在半夜里起身。
赏析:此诗作于元代末年,作者游历时经过燕京一带,目睹国家衰微,社会动乱,百姓流离失所,遂写下这首诗感叹自己的身世遭遇。首联写自己少年时代曾在燕京黄金台上饮酒作乐;颔联以“哀歌”“泣下击筑子”抒发内心的悲愤;颈联以“黍谷生悲风,易水何弥弥”写出了战乱对人民的摧残;尾联以“白日忽复易,脱冠艺枌梓”抒发了对国家动乱的无奈之情。全诗感情激越,意境苍凉,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