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山馆夕,一榻近灯前。
共话忽深夜,相看非少年。
斗垂天末树,磷出雨余田。
亦有茅檐下,饭牛人未眠。

秣陵馆夜对张山人

秋风山馆夕,一榻近灯前。

共话忽深夜,相看非少年。

斗垂天末树,磷出雨余田。

亦有茅檐下,饭牛人未眠。

翻译:
在秣陵的宾馆夜晚,我对着张山人。
秋风萧瑟的山馆之夜,一盏灯前我独自坐下。
我们畅谈至深夜,发现彼此都不再是少年。
北斗星悬挂在夜空的尽头,磷火从雨后的田地中冒出。
茅草屋下有人喂牛,他还没有入睡。

注释:

  1. 秣陵馆:古代地名,位于今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
  2. 山馆:山中的馆舍。
  3. 一榻:一张床或椅子。
  4. 灯前:点着灯光的地方。
  5. 斗垂:北斗星高挂。
  6. 天末:天空的尽头。
  7. 磷出:磷火出现。
  8. 雨余:雨水过后。
  9. 茅檐:用茅草覆盖的屋顶下的小屋子。
  10. 饭牛:喂牛。
  11. 人未眠:人还未睡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秣陵馆与张山人的夜晚相遇。首两句描写了秋风中的山馆和灯火阑珊的夜晚,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孤独的氛围。接下来四句则是两人深夜对话的情景,通过“相看非少年”表达了时间流逝和岁月变迁的主题。最后两句则描绘了一幅雨后田野的画面,以及一个辛勤劳作的农民还在照顾牲畜的景象,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整首诗既展现了个人情感的变化,也反映了社会现实的一面,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