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末商飙起,家家闻捣衣。
砌虫经候响,篱豆及秋肥。
自是机心息,宁知世事违。
邻僧有高致,日暮扣岩扉。

【注释】

商飙:古代称秋天的风为商风,这里指秋风。捣衣:用棒击打衣服上的泥垢使之光滑平整。砌虫:即蟋蟀,又名“促织”,善于鸣叫。篱豆:即豆科植物,俗称豆角、豆筋等。机心:指权谋之心,机变之心。高致:高雅的志趣或情趣。岩扉:山崖上凿成的石门。

【赏析】

《秋日山庄》是明代诗人杨慎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此诗写王孟起山庄秋景,以清冷之景抒发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傲精神。

首联“天末商飙起,家家闻捣衣。”点明时间、地点和环境气氛。“商飙”指秋风,秋风劲吹,草木凋零,正是寒霜将至的时候。“商飚”亦作“商风”。《礼记·月令》:“季秋之月,日在翼,昏虚中,旦毕中。”“商”是西方星宿之名。“秋风吹草木”一句,点出季节。秋风起,意味着天气转凉,农事活动已告一段落。《礼记·月令》说:“季秋之月……命有司修键阖,审房室,必重闭,无有掩贼;是谓辟积。又命大酋,申严令于国中,则人有守宫御区落者。乃修城郭,完要塞。审把隘塞,备边竟,谨关闾,固封略。”可见此时人们要紧闭家门,以防贼寇入内。“家家闻捣衣”,说明人们忙于缝制冬衣,准备迎接寒冬的到来。

次联“砌虫经候响,篱豆及秋肥。”承上句而来,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农家繁忙的景象。秋虫唧唧,声声在耳边响起,这声音似乎比往常更加悦耳、动听。而篱畔豆荚已经长得肥大起来,农民们正在收获它们。“捣衣”两句是说:随着天气逐渐变冷,人们忙着缝制衣物,准备过冬。

第三联“自是机心息,宁知世事违。”诗人由眼前所见所感,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和心境。他想到自己的隐居生活和内心的孤寂,不由得感叹世事的变迁和自己心境的变化。这里的“机心”指的是世俗之人的功利之心,“世事”则是指世间的种种纷扰和变化。诗人通过对比自己与世隔绝的生活和心境,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无奈和感慨。

尾联“邻僧有高致,日暮扣岩扉。”诗人最后写到邻居的一个僧人,他在夕阳西下时敲门来拜访。这个僧人有着高尚的品德和修养,能够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人通过这个场景的描写,表达了他对僧人的赞赏和敬佩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独白和反思。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世俗纷扰的无奈和感慨,以及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