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巷故人少,衡门暇日多。
凉风时着树,衰叶欲辞柯。
生事只如此,幽心谅匪它。
乃知溪上乐,把酒对渔蓑。
溪边的小路上,秋天的思绪如泉涌。
穷巷里的故人很少,衡门空闲的日子多。
清凉的秋风不时吹拂着树木,衰败的叶子仿佛要离开树枝。
生计就像这样,幽静的心情不是它本身所致。
原来知道在溪水边的快乐,手举酒杯面对渔船蓑衣。
穷巷故人少,衡门暇日多。
凉风时着树,衰叶欲辞柯。
生事只如此,幽心谅匪它。
乃知溪上乐,把酒对渔蓑。
溪边的小路上,秋天的思绪如泉涌。
穷巷里的故人很少,衡门空闲的日子多。
清凉的秋风不时吹拂着树木,衰败的叶子仿佛要离开树枝。
生计就像这样,幽静的心情不是它本身所致。
原来知道在溪水边的快乐,手举酒杯面对渔船蓑衣。
注释: 江上商人归,试问商人事。 商人不敢言,相对但垂泪。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江上经商的商人回家的情景。他试图询问商人的事情,但却被告知无法言说。因此,他只能选择沉默地面对悲伤和无助。这种表达反映了商人在社会中的无奈和悲哀,同时也揭示了他们的生活困境和心理痛苦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隐居生活的诗,诗人用简洁的笔法描绘了自己在溪边居舍的生活环境。首联写环境之静;颔联写居舍之幽;颈联写生活情趣;尾联抒发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疏懒。此诗虽无“隐”字,却处处透出“隐逸”之意,堪称妙品。 “小结衡茅避市喧”,点明题旨,表明诗人欲远离尘嚣、退隐山林的愿望。“小结”“衡茅”都是草屋,是贫士所居,这里以“小结衡茅”自谦地说明自己与世无争,不慕名利,安贫乐道
【诗句注释】 溪閤:溪边的小屋。 招:邀请。 胡国珍、陈用甫二丈:指作者的两位友人。 背郭:背对着城郭,形容僻远。 衡门:横木为门,简陋的屋舍,借指隐士。 一径:一条小路,形容偏僻寂静。 隔帘风挟雨:隔着窗子,听到外面的风雨声。 虚阁:空荡荡的小屋子。 水鸟:这里指水鸭。 日堪狎:可以亲近。 村醪:乡村的美酒。 可留:可以停留。 成简略:过于简略。 烦:麻烦。 过溪头:经过溪边。 【译文及赏析】
春暮淮上遣兴有怀恩公水漫秦淮旧钓矶,一竿每与俗情违。 垂垂密柳莺啼早,寂寂重扉客到稀。 绿暗桑林蚕叶老,青连药圃兔苗肥。 焚香欲就蒲团坐,钟磬沉沉隔翠微。 注释: 1. 春暮:指春天即将结束之时,即暮春。 2. 淮上:指淮河之滨。 3. 遣兴:排遣心中的愁思。 4. 怀恩公:指诗人的朋友或熟人。 译文: 春天即将结束之际,我在淮河之滨寻找灵感,以表达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垂垂密柳
诗句原文: 台城一上路层层,景物萧条感慨增。 玄武湖秋鸿雁下,华林园冷露霜凝。 空山僧寺三更磬,隔岸人家半夜灯。 霸业只今消歇尽,惟余明月照金陵。 注释解释: - 台城:指的是南京的古城墙遗址,是历史上的重要地点。 - 路层层:形容道路纵横交错,层次分明。 - 景物萧条感慨增:景物显得萧条,引起诗人更多的感慨。 - 空山僧寺:指在寂静的山林中,寺庙里的僧人正在打更。 - 半夜灯
注释与赏析: 1. 开门凉气入,默默坐移时。 - 注释: 打开门迎接凉爽的空气进入;静静地坐着,时间不知不觉中流逝。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秋日早晨的场景,诗人在清晨打开门,一股凉爽的秋风迎面而来,他静静地坐在窗边,仿佛时间在他身边悄然流逝。这里的“凉气”和“默默”两个关键词,都传达出一种宁静、清冷的氛围,让人感受到秋天的清新和宁静。 2. 积雨逢初霁,斜阳照短篱。 - 注释:
初夏园林即事 夏入园林好,欣逢霁景明。 药阑香醉蝶,柳岸绿迷莺。 道在心逾逸,情闲迹自清。 夕阳红欲尽,一抹暮山横。 注释: ①夏入园林好:夏季进入园中景色美好。 ②喜逢:非常高兴遇到。 ③霁景明:晴朗的天气和明亮的景色。 ④药阑:花丛中的小栅栏。 ⑤迷:模糊不清。 ⑥道在心逾逸:指心中的道德修养已经超越了世俗。 ⑦情闲迹自清:内心平静,行动自然。 ⑧暮山横:傍晚时分,夕阳西下,群山横卧。
夏至对雨柬程孺文 堂开垂柳下,默默坐移时。 岁序一阴长,愁心两鬓知。 雨檐蛛网重,风树雀巢欹。 惆怅无人见,深杯空自持。 注释: - 夏至:指农历的六月初七,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炎热夏季的到来。 - 堂开垂柳下:指夏天来临,阳光照射在院子里,柳树垂下枝条,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 - 默默坐移时:默默地坐着,时间悄然流逝。 - 岁序一阴长:一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 - 愁心两鬓知
【注释】 僻居(pì jū):隐居。心远:指心境超脱闲静,与尘世隔绝。闭户(bì hù):关门闭户,不与外物往来。萧然:寂寞冷清的样子。一水带寒月:指月光映照在小溪上。带:笼罩。一水:一条小溪。幕夕烟:傍晚的烟霭笼罩着村庄。贫惟尊酒在:贫穷只有美酒在。诗岂众人传:难道诗不是为大众所传颂吗?蒙庄子:指《庄子》。冥搜内外篇:指《庄子·内篇》和《外篇》。 【赏析】 此为作者晚年所作。首联是写其闲居之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此诗是一首羁旅怀人之作,写诗人在冬日的夜晚,孤衾独卧,听到檐下寒月窥窗,看到霜地村鸡早早报晓;想到自己年华易逝,感叹时光流逝,不禁悲从中来;夜深了,挑灯而坐,辗转难眠…… 【答案】 译文: 深夜孤衾拥被,屋檐深邃月亮半隐半现;霜降村落鸡鸣四起,风树鹊巢喜鹊迟迟不归巢
【注释】 商飙:古代称秋天的风为商风,这里指秋风。捣衣:用棒击打衣服上的泥垢使之光滑平整。砌虫:即蟋蟀,又名“促织”,善于鸣叫。篱豆:即豆科植物,俗称豆角、豆筋等。机心:指权谋之心,机变之心。高致:高雅的志趣或情趣。岩扉:山崖上凿成的石门。 【赏析】 《秋日山庄》是明代诗人杨慎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此诗写王孟起山庄秋景,以清冷之景抒发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傲精神。 首联“天末商飙起,家家闻捣衣
诗句释义与译文: - 首句:“相思意不尽,迢递且登楼。” - 注释: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程孺文深深的思念之情。这里的“相思意不尽”表示作者的思念之情无法用言语表达完全。而“迢递且登楼”则暗示了作者因为思念而登上高楼,以期更清晰地看到远方的朋友。 - 次句:“玉笛梅花夜,银床梧叶秋。” - 注释: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作者在月光下吹奏着玉笛,而梅花和梧桐叶在月光下显得更加清冷。 - 第三句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然后翻译,并附上必要的注释和赏析。下面是逐句释义: 东郊 - 指的是诗人居住或活动在东边的郊区。 栖息久 - 长久地停留在一个地方居住。 老至谢逢迎 - 到了老年,对于别人的奉承和招待已不再那么在意。 秋雾沉山白 - 秋天的雾气使得远处的山显得苍白,像是被一层白色的轻纱覆盖着。 寒流拍岸清 - 寒冷的水流拍打着岸边,带来清新的感觉。 葛巾还自正 -
秣陵馆夜对张山人 秋风山馆夕,一榻近灯前。 共话忽深夜,相看非少年。 斗垂天末树,磷出雨余田。 亦有茅檐下,饭牛人未眠。 翻译: 在秣陵的宾馆夜晚,我对着张山人。 秋风萧瑟的山馆之夜,一盏灯前我独自坐下。 我们畅谈至深夜,发现彼此都不再是少年。 北斗星悬挂在夜空的尽头,磷火从雨后的田地中冒出。 茅草屋下有人喂牛,他还没有入睡。 注释: 1. 秣陵馆:古代地名,位于今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 2.
【解析】 此题要求赏析诗歌。首先,要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写作背景,这是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同时,还要把握全诗的情感倾向,这是理解诗歌主旨的关键;最后,要结合诗歌的表现手法来分析,这是提高鉴赏能力的根本途径。本诗以“秋日卧病”为题,抒发了诗人因病而卧、久卧不起时所生之情。首联写隐几荒斋,心境凄清。颔联承上启下,交代自己久卧不起的原因,是服药后病情加重的缘故。颈联写自己因久病而感到欣喜
江上早起有怀侯师之 江水流长无昼夜,旅人漂泊似东西。 雾气笼罩寒潮上,天与早晨树木齐。 听到虫鸣思寂寥,路过雁影惜书题。 何时能再长干道,烦请驻马停片刻。 译文: 江水奔腾不息,日夜不停,就像人生旅途中的孤独和迷茫。客路遥远,难以找到方向,只能任由时间流逝。雾气笼罩着寒潮,仿佛整个世界都陷入了寂静之中。天空与早晨的树木相连,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听到昆虫的鸣叫,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寂寞和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