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木叶总秋声,巧夕长安试结盟。
月满楼台人共倚,星回河汉鹊还惊。
风云天上成良晤,兰玉尊前此合并。
惭愧一官依北斗,可能词赋拟西京。
【注释】
- 七夕:农历七月七日夜,相传牛郎织女一年一次的相会。2. 稚干:许稚干,字稚干,唐代诗人。3. 寮长:官名,即幕僚之首。
- 童子鸣:指童子们吹箫打鼓,庆祝七夕的乐舞。5. 王太仆仪甫园亭得惊字:王太仆(王羲之),字仪甫,晋朝书法家。“惊”字取自王羲之在《兰亭序》中所写的“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此处用以形容欢乐的气氛。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与许稚干、稚干的儿子等在王太仆仪甫园亭欢度七夕节时所作的。诗中描绘了一幅热闹而又欢快的画面:萧瑟的木叶飘落,预示着秋天的到来;长安城月圆之夜,人们聚集在一起,举行各种活动,如结盟、赏月、观星、放飞喜鹊等,共同庆祝这一传统节日。
首句写秋声,点出时间地点。第二句写七夕的夜晚,长安城里的人们结伴而行,共赴盛宴。第三四句写观星和放飞喜鹊的情景,表现了人们的喜悦心情。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这种欢乐气氛的欣赏,并借此表达了自己对词赋创作的向往之情。
全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