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楚泽采芙蓉,纵览何如百二雄。
夜半祝融观海日,秋高弥勒御天风。
披襟独酌云霄上,散发狂歌瀑布中。
曾与支公留偈别,愿持杖屦再相从。
【注释】:
1、芙蓉(芙容):荷花。
2、百二雄关:指险要之地,这里借指衡山的险峻。
3、祝融观海日:传说中的神人祝融氏能观照万物,夜半观海日如日初升。
4、弥勒御天风:弥勒佛曾乘云驾风而飞,这里以之比喻高超的境界或境界。
5、披襟独酌云霄上:披开衣襟,独自畅饮于云天之上,形容心境的高远。
6、散发狂歌瀑布中:披散头发,大声歌唱在瀑布中,形容豪放不羁的生活态度。
7、支公:即慧远,东晋僧人,曾在庐山结庐为寺,号“东林”;与陶渊明是好友,有《答陶渊明》诗。
8、愿持杖屦(jù)再相从:希望能手持杖履再与慧远一起游历四方。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通过描绘诗人游赏衡山时所见所感的景色,表达自己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首联“当年楚泽采芙蓉,纵览何如百二雄。”“芙蓉”即荷花,古人常以荷花喻君子,此处指诗人当年在楚地采莲的情景。诗人感叹,纵使游览过许多名山大川,也不如衡山这般雄伟壮丽。
颔联“夜半祝融观海日,秋高弥勒御天风。”诗人夜晚登上祝融峰,观赏着海日升起的壮丽景象;在秋季登临弥勒佛塔,享受着秋风拂面的舒适感受。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和秋季两个时间段内的不同体验和感受,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追求。
颈联“披襟独酌云霄上,散发狂歌瀑布中。”“披襟”指敞开衣襟;“独酌”即独自饮酒。诗人独自一人饮酒赏景,仿佛置身于云霄之上;又随着瀑布的歌声尽情歌唱,表达了他豪放不羁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由的向往。
尾联“曾与支公留偈别,愿持杖屦再相从。”支公即慧远,他曾在庐山结庐为寺,号“东林”,与陶渊明有深厚的友谊。诗人曾与慧远一同留有赠诗,表达了再次与他相聚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衡山美景的描绘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自由精神的追求。同时,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表达了对友情的重视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