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卧烟波江上楼,梦寻粉署旧交游。
吏围巳散饭初下,王事方论著久留。
隔座□声槐转午,满庭诗景竹鸣秋。
觉来却算云泥隔,共笑谁怜独客愁。

宿江楼梦驾部旧寮

身卧烟波江上楼,梦寻粉署旧交游。

吏围巳散饭初下,王事方论著久留。

隔座□声槐转午,满庭诗景竹鸣秋。

觉来却算云泥隔,共笑谁怜独客愁。

注释:

  1. 身卧烟波江上楼:身卧于烟雾缭绕的江边,高楼之上。
  2. 梦寻粉署旧交游:在梦中寻找过去与友人一起度过的时光。
  3. 吏围巳散饭初下:官吏的围捕已经解除,饭点刚刚过去。
  4. 王事方论著久留:正在忙于公务,因此不得不留在此地。
  5. 隔座□声槐转午:在宴会中听到远处传来的鼓声,时间已经到了中午。
  6. 满庭诗景竹鸣秋:庭院中充满了诗意,竹叶在秋天里发出声音。
  7. 觉来却算云泥隔:醒来后才发现彼此之间隔着云和泥的距离。
  8. 共笑谁怜独客愁:共同嘲笑着对方独自在外地的孤独和忧愁。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江楼所梦到的旧友相聚的情景。首句“身卧烟波江上楼”,诗人以“身卧”形容自己身处高处,而江上的烟波则给人一种飘渺、梦幻的感觉。接着以“梦寻”二字过渡至第二句“粉署旧交游”。这里的“粉署”可能是指古代官府的名称,也暗指官途,诗人在这里表达出对往昔仕途的怀念之情。
    第三句“吏围巳散饭初下,王事方论著久留”,描绘了宴会中的场景,人们围坐在桌旁,开始吃晚饭,而诗人因为公务需要不得不继续留在此处。这句诗反映了官场生活的忙碌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公务的执着和坚持。
    第四句“隔座□声槐转午,满庭诗景竹鸣秋”,通过描写宴会中的乐器声和自然景观,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氛围。诗人在这里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怀结合在一起,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诗意。
    最后一句“觉来却算云泥隔,共笑谁怜独客愁”,则是诗人对现实的一种感慨。醒后发现彼此之间隔着云和泥的距离,不禁会心一笑。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和相互理解的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