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相见一清吟,短发繁霜岁月侵。
浪迹谁怜南又北,旷怀自信古犹今。
越王台北秋风早,张相祠前暮雨深。
莫问玄都痴道士,红尘回首欲投簪。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回看一清吟:这两句表明诗人在离开东山时,心情十分平静,没有留下任何遗憾。这里的“一回相见”意味着与冯掌教的最后一次见面,而“一清吟”则描绘了这次告别时的心境,即一切都很清晰,无需多言。
  2. 短发繁霜岁月侵:这句表达了时间对人的无情,无论多么年轻的头发也会被岁月染白。诗人以“繁霜”来形容时间的迅速流逝,同时也暗示了他对于年华老去的感慨。
  3. 浪迹谁怜南又北:这一句透露出诗人四处漂泊的经历。他可能在北方和南方之间游历,这种经历让他感到孤独,也可能让他感到自由。
  4. 旷怀自信古犹今:这句话表明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以及他对古代与现代的自信。他认为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他的胸怀和信念都是永恒的。
  5. 越王台北秋风早:这句诗描绘了越王山(位于浙江绍兴)上的秋天,秋风来得早,给人一种凉爽的感觉。这里可能还包含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6. 张相祠前暮雨深:这里提到的“张相祠”可能是诗人所敬仰的一位历史人物或道士的祠堂。暮雨加深了秋雨的凄凉氛围,使得诗人的心情更加沉重。
  7. 莫问玄都痴道士:这句话可能是对一个痴迷于道教的人的讽刺或批评。”玄都”一词可能是指道教中的某个地方或者组织。诗人在这里表达的是对这些人的无知或愚昧的嘲讽。
  8. 红尘回首欲投簪:最后这句表达了一种决绝的情感。诗人可能厌倦了红尘俗世的生活,想要放弃一切回到过去,甚至可能想要拔下自己的发簪以示决心。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离别的描写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通过使用一些象征和比喻,如“白发”代表衰老,“黄昏”象征结束,诗人传达了一种深刻的情感和对未来的担忧。此外,诗人对历史的洞察和对自由的向往也在他的诗句中得到了体现。整首诗既展现了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个人心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