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儿六岁五儿三,莫与肥甘习口馋。
清白家风母我愧,诗书世泽要人担。
三餐白饭何须酒,一箸黄齑略用盐。
闻说有人曾饿死,算来元不为官廉。
我们来分析诗句:
- 四儿六岁五儿三,莫与肥甘习口馋。
- 注释:四儿子六岁,五儿子三岁,不要给他们吃美味的食物,以免他们产生贪欲。
- 清白家风母我愧,诗书世泽要人担。
- 注释:作为母亲,我深感惭愧,因为家庭保持了清白的家风;而诗书传家,是世代积累的宝贵财富。
- 三餐白饭何须酒,一箸黄齑略用盐。
- 注释:每天三顿饭只需要白米饭,不需要其他食物;即使是简单的黄齑(一种用黄米做成的食品),也只用一点盐调味。
- 闻说有人曾饿死,算来元不为官廉。
- 注释:听说有人因贫穷饿死,但我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做好本职工作,而不是因为他们清廉。
接下来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主要讲述了作者对家庭教育的看法和态度。通过描述家中四子六岁、五子三岁的孩子,作者强调了家庭要保持清贫简朴的生活,避免孩子养成贪婪的习惯。同时,作者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诗书传承的重视,认为这是一种可以世代相传的宝贵财富。
在日常生活中,作者倡导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不追求物质享受,甚至只吃简单的白米饭,只用少量的盐调味。这种生活方式体现了作者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和担当。
作者以听说有人因贫穷饿死为例,指出这主要是由于他们的工作不负责任,而不是因为个人的清廉。这反映了作者对于个人职责的认识和理解,认为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才是决定其生活品质的关键。
这首诗通过对家庭生活的描述,传达了作者对于家庭责任、教育理念以及对个人职责的认识和理解。它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观点的诗歌,也是一篇关于家庭教育和个人成长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