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文献大江西,君去持衡定不迷。
徐孺湖边秋月霁,滕王阁上楚天低。
璞归和氏终须识,马遇孙阳不待嘶。
若过庐山看瀑布,好赓白也旧留题。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技巧以及思想情感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本诗是一首送别诗,作者在送鲁教授江西试官时写下了这首诗,全诗四句二十八字,每句七个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前三联叙事,第四联抒情,叙事与抒情结合。第一句“堂堂文献大江西”,点出地点和人物身份,交代了此次出行的目的地;第二句“君去持衡定不迷”,表明鲁教授此行有主见,不会迷失方向;第三句“徐孺湖边秋月霁”写鲁教授赴任途中所见所闻,第四句“滕王阁上楚天低”则写出了诗人对友人前途顺利的美好祝愿。第五句“璞归和氏终须识,马遇孙阳不待嘶”,运用典故抒发诗人对友人的勉励之意;第六句“若过庐山看瀑布,好赓白也旧留题”,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勉励朋友,要勤于学习,勇于实践,不要辜负美好的前程。最后两句,诗人用李白《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作为结尾,意在劝勉友人,要像李白那样胸怀壮志,勇往直前,不要辜负大好时光。
【答案】
译文:
我送你到江西参加考试,你持衡定不会迷失方寸。
徐孺先生隐居的地方秋月已晴,滕王阁顶的江水流得低低地。
璞玉最终被和氏认出,骏马遇到孙阳也会嘶鸣。
如果路过庐山观赏那瀑布,就好好地完成你的夙愿,为白也吟诵那首古诗吧。
赏析:
这首诗是送别诗。诗人送鲁教授前往江西参加考试,表达了对他此行顺利的祝愿之情。全诗四句二十八字,每句七个字,结构工整。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第一句点明地点和人物身份,交代了此次出行的目的地;第二句表明鲁教授此行有主见,不会迷失方向;第三句写鲁教授赴任途中所见所闻;第四句写出诗人对友人前途顺利的美好祝愿。第五句运用典故抒发诗人对友人的勉励之意;第六句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勉励友人,要勤于学习,勇于实践,不要辜负美好的前程。最后两句,诗人用李白《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作为结尾,意在劝勉友人,要像李白那样胸怀壮志,勇往直前,不要辜负大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