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辙重逢忽十年,苍梧春半玉山颠。
海南江右恩如在,晚景修途操益坚。
诏自旬宣须柱石,政从宽厚识心田。
新云弄雨难为别,共对清樽思渺然。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以及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逐句翻译,注意重点字词的积累和理解。最后分析诗中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以及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要注意诗中所运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答案】

①十年后再次相逢;②在海南、江西一带受到的恩惠像当年一样深厚;③年老力衰仍要为国家作贡献;④诏书下达到我身上,需要像泰山一样作为支撑;⑤政令从宽松厚道入手,就能使人心悦诚服;⑥新近的雨云又来搅乱了我的思绪,难以分别;⑦我们共举杯畅饮,思绪渺茫,别情无限。

译文:

十年后我们再次相聚,你在苍梧春天的时候已经登上玉山的顶峰了。

你在海南、江右受到的恩惠就像当年一样深厚,你晚景中的仕途之路更加坚定。

陛下的诏书传到我这里,需要像泰山一样作为支撑。

政令从宽松厚道入手,就能使人心悦诚服。

新近的雨云又来搅乱了我的思绪,难以分别。

我们共举杯畅饮,思绪渺茫,别情无限。

赏析:

首联:“宦辙重逢忽十年,苍梧春半玉山颠。”

“宦辙”,官场仕途;“重逢”,指与沈方伯久别后的相遇。“忽十年”表明两人分手已久。“宦途”,仕途。“重逢”二字,饱含着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也流露出他久客思乡的情怀。“忽十年”,表明两人分手已久。“宦途”,仕途。“重逢”二字,饱含着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也流露出他久客思乡的情怀。“宦辙重逢忽十年”,一个“忽”字,既表现出诗人对友人久别的感慨、思念,又暗示了二人聚散无常的人生经历。“苍梧春半玉山颠”,苍梧,即今广西苍梧县,这里泛指南方某地。“玉山”,指高耸入云的山峰,这里代指沈方伯的官位或地位。“春半”,春天过了一半,即暮春之时。诗人用“玉山”“半”等词语,将对方比喻为巍峨屹立、高不可攀的山峰,以形容对方的崇高地位及自己对他的钦敬之情。

颔联:“海南江右恩犹在,晚景修途操益坚。”

“海南江右”,泛指南方某地。据《旧唐书·李德裕传》,沈方伯曾任岭南节度使,故称“海南”。据《旧唐书·刘瞻传》,沈方伯曾任江西观察使,故称“江右”。“恩犹在”,表示沈方伯对自己的知遇之恩始终未忘。“晚景修途操益坚”,是说沈方伯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决心为国家尽心尽力。“操益坚”三字,突出了沈方伯的政治立场和政治信念。“晚景”,指晚年时光,这里比喻为政治生涯。“修途”,犹言修道。“操”,操守、志向。“操益坚”,突出了沈方伯的政治立场,表明他对国家政治前途充满信心,决心为国家尽心尽力,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

颈联:“诏自旬宣须柱石,政从宽厚识心田。”

即十天一传令。“柱石”,指擎天柱与砥柱,喻指支柱、骨干。“政从宽厚识心田”,意谓治理国家要从放宽厚道人手,这样能赢得民心。《尚书·大禹谟》中有“宽而栗”之说,意思是说话谨慎而有威信。《尚书·泰誓》中有“宽而栗”之说,意思是做事稳重而又有决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