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染螺鬟春又归,岩花径草霭斜晖。
谢公自有登山屐,谁向闲门踏藓衣。

诗句译文:

  1. 春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
  2. 春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九曲回廊,舞步旋转,树上梅花,一半凋零。
  3. 青螺染春烟,岩花径路斜。谢公自有登山屐,谁向闲门踏藓鞋。
  4. 春月如水,静谧又温柔。山寺钟声悠扬,林间鹿影婆娑。
  5.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中,摩弄徽弦任缓急。
  6. 春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轻云薄雾,总是少年行乐处。
  7. 春庭月午,碧瓦朱甍,金炉渐烬香未央。
  8. 春夜的庭院中,月儿正在当空。银光在摇荡的美酒上闪烁不定,好似优美的舞步。走过回廊,已经半落的梅花发出阵阵幽香。那轻风吹拂薄雾笼罩的春月,总是照着少年行乐的地方。不像秋天的月,执着地照着离别之人,引两地伤情。

诗句注释:

  • 春庭月午:春季的庭院,月亮正圆时,时间是晚上,具体是农历每月十五日左右。
  • 摇荡香醪(láo):月光照耀下,美酒中的花香弥漫。
  • 步转回廊:走过曲折的长廊,回廊曲折,步子移动产生回音。
  • 半落梅花婉娩香:树上的梅花落下一半,香气柔和宜人。
  • 轻云薄雾:淡淡的云雾缭绕在天空。
  • 玉阶生白露:白玉砌成的台阶上有露水。
  • 香雾云鬟湿:女子的头发上沾满了芳香的水雾。
  • 谁向闲门踏藓鞋:谁愿意在这样的地方行走,穿着用苔藓编织的鞋子。
  • 青螺:形容山的形状像青色的螺旋。
  • 谢公:指的是东晋名士王献之。他曾经在山中遇到一位僧人,僧人赠送给他一柄登山用的木屐,让他在山路上自由行走,不受拘束。而谢公则用这双木屐在闲适的庭院中漫步,欣赏周围的景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美丽的春夜景象,通过对自然和人的互动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中提到的月光、梅花、回廊和微风等元素共同营造出一种优雅和宁静的氛围。此外,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秋天与春天进行了对比,突出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和富有情感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珍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