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花渺渺送春归,忽漫钩帘对夕晖。
竹下小池双翡翠,衔鱼飞过绿苔矶。
诗句释义:
- 飞花渺渺送春归,忽漫钩帘对夕晖。
- “飞花”指春天的花瓣飘落,“渺渺”形容其轻盈飘忽。
- “送春归”表示春天即将结束。
- “忽漫”意为忽然、随意。
- “钩帘”指的是悬挂在门上的帘子,通常在傍晚时分打开以便欣赏美景。
- “对夕晖”即面对夕阳。
- 竹下小池双翡翠,衔鱼飞过绿苔矶。
- “双翡翠”形容小池中的水草如同翡翠般美丽。
- “衔鱼”指小鱼用嘴含着食物在水面游动。
- “绿苔矶”指的是绿色的水生植物长满的石头。
译文:
飞散的花瓣仿佛把春天送到了尽头,忽然间随意地拉开了门帘,面对着夕阳。竹林下的池塘里,有两片翠绿的荷叶,它们似乎在悠闲地游着,嘴里还叼着一条小鱼,鱼儿在绿色水草覆盖的石头上掠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自然风景画卷,充满了诗意和生动的自然景观。首句以“飞花渺渺”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花朵轻轻飘散的情景,给人一种春天即将离去的感觉。接着,诗人用“忽漫钩帘对夕晖”来描绘自己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通过“钩帘”这一动作,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颔联“竹下小池双翡翠,衔鱼飞过绿苔矶”,则更加具体地展现了诗中的美丽景象。诗人用“双翡翠”来形容池塘中的荷叶,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而“衔鱼”则是对小鱼在水中游动状态的具体描述,使得画面显得更加生动。最后两句,“绿苔矶”和“衔鱼飞过”,更是将整个场景推向高潮,让人仿佛能看到鱼儿欢快地穿梭于水草之间,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将春天的美景和诗人的情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诗人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视,同时也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