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安原是种桃徒,冷淡寒香不足娱。
独有柴桑陶靖节,西风时复一提壶。
【注释】陶潜:陶渊明,东晋诗人。柴桑:今江西上饶县西南。时:时常,经常。
【赏析】这首诗是赞美陶渊明的诗。陶渊明,字元亮,东晋诗人,自称“五柳先生”,世称“五柳先生”。他曾任彭泽令,因不愿与当时权贵同流合污而被解职归乡后,躬耕田园,自得其乐,过着隐居生活。他的诗多反映隐逸生活的情趣,风格平淡自然,语言朴实无华,有《陶渊明集》。
“谢赵弘济进士携酒至兼简丁编修”是说作者向进士赵弘济赠送美酒。赵弘济是唐朝宰相赵憬的侄孙,曾任中书舍人。
“潘安原是种桃徒,冷淡寒香不足娱”。潘安,晋朝著名美男子,字安仁,洛阳人。曾官司徒左长史、河南尹等职。他容貌英俊,风流倜傥,善弹琵琶,工书画。但好色成性,喜新厌旧。他在洛阳时,常在西园种植桃花,以种桃花为乐事。每当春天来临,他便在花下饮酒作诗,吟咏不已。后来他迁到温县,再建宅于金谷涧中,又广种桃树,终日与歌伎舞女们寻欢作乐,不问政事。他虽美艳绝伦,但在感情方面却十分贫乏,对妻子的态度也很差,常常借故斥责或打骂她。
“独有柴桑陶靖节,西风时复一提壶。”陶渊明,东晋末至南朝宋初的文学家。他曾做过几任小官吏和县令,但他厌恶那些官场上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于是辞官归隐,过起了田园生活。他在归隐后的生活中,仍然关心国事,关心百姓疾苦,关心社会风气。他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爱花、爱草、爱鸟、爱鱼、爱山、爱水,尤其爱桃花。他认为桃花具有高尚的品格,是美的化身;认为桃花能净化人的心灵,使人变得美好;认为桃花能使人们忘掉痛苦,获得新生。所以,他特别喜爱桃花,甚至到了迷恋的地步,他常把桃花比作自己心目中理想的人格。他写的诗,大多以桃花为题材,如《桃花源记》、《桃花行》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译文】
谢灵运曾经是进士出身,现在带着美酒来到这里,并写信给丁编修。
潘安本是种桃的人,但寒香不足使他感到快乐。
只有陶渊明才能做到,西风吹来时时提起那壶中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