槌碎江边黄鹤楼,榴皮零落有谁收。
于今画里重相见,纵是回仙也白头。

题石榴图

槌碎江边黄鹤楼,榴皮零落有谁收。

于今画里重相见,纵是回仙也白头。

注释:

槌碎江边黄鹤楼,榴皮零落有谁收。

槌碎:指用锤子将石榴砸碎。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昌的古建筑,因唐代著名诗人崔颢曾在这里写下脍炙人口的《黄鹤楼》诗而得名,这里借指著名的黄鹤楼。

于今画里重相见,纵是回仙也白头。

于今:到现在。画里重相见:指在画作中再次见到。回仙:指仙人、神仙。也白头:即使如此(画中所见的)也只是白发的老仙人罢了。

赏析:

这首诗以“题石榴图”为题,通过描绘一幅图画,展现了石榴从被打碎到重新被画出来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于时间无情、美好事物难以长久留存的感慨。

首句“槌碎江边黄鹤楼”,运用了锤击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石榴被打碎的情景,同时也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被破坏或消逝。这里的“黄鹤楼”并非真的指黄鹤楼,而是以黄鹤楼为象征,暗指那些曾经辉煌一时但最终被时间遗忘的事物。

次句“榴皮零落有谁收”,则进一步强调了石榴破碎之后的残骸无人收拾,无人问津。这里的“零落”二字,既形容了石榴破碎后的凄凉景象,也暗示了美好事物消逝后留下的空虚和寂寞。

第三句“于今画里重相见”,则是对前两句的转折和升华。它表明,尽管石榴已经破碎,但人们还是可以在画作中看到它们的身影。这既是对前两句的具体化和具体化,也是对美好事物的永恒性和不朽性的肯定。

最后一句“纵是回仙也白头”,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它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感慨:即使美好事物如神仙般永恒存在,但它们的寿命终究是有限的,总有一天会走到尽头。这是一种对生命的无常和短暂的深刻认识。

这首诗以石榴为主题,通过描绘石榴的破碎和再画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事物消逝和生命有限的感慨。同时,它也提醒我们珍惜当下,不要等到美好事物逝去才后悔莫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