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林小雨不胜春,赖有居停漫饮醇。
节候似无关道眼,物情谁肯学闲身。
但闻布谷催荒陇,不奈杨花满四邻。
烟断岂因寒食日,粤南时有未炊人。

【注释】

寒食:在夏历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即清明节前一两天。

节候似无关道眼,物情谁肯学闲身:意思是说春天来了,万物复苏,但人们还是像平时一样,忙于自己的事,不关心春天的到来。

布谷催荒陇:指布谷鸟在催促春耕播种,因为布谷鸟的叫声像是催人快去耕地的样子。

烟断岂因寒食日:指清明时节,烟雾消散,但并不因为寒食节而有所变化。

粤南时有未炊人:指广东南方地区,时常有尚未做饭的人(指那些生活贫困的人)。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任潮州司户参军期间。诗人以“节候似无关道眼,物情谁肯学闲身”来表达对春天来临却依然繁忙的人们的不理解和不满。全诗通过描绘清明时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农民劳动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首联:“低林小雨不胜春,赖有居停漫饮醇。”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在春雨中,低矮的树林里滴落着小雨,这春雨虽然滋润了春天,但却无法使大地完全复苏。诗人用“不胜春”来描绘这种春意盎然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而“赖有居停漫饮醇”则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忙碌的人们的理解,他们尽管在春天里忙碌,但仍然保持着勤劳和勤奋的生活态度,就像他们饮酒一样,虽然只是淡淡的酒味,但也能品味出生活的滋味。

颔联:“节候似无关道眼,物情谁肯学闲身。”

这一联的意思是说,春天到了,万物复苏,但人们却如同没有察觉一般,继续忙碌着自己的生活。而“物情谁肯学闲身”则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忙碌的人们的理解,他们总是忙碌着自己的事情,好像忘记了春天的到来。

颈联:“但闻布谷催荒陇,不奈杨花满四邻。”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只听见布谷鸟在催促农民去耕作,但是看到满地的杨花,也无可奈何。这里的“催荒陇”指的是农民在耕种田地,而“杨花满四邻”则是形容杨花开得到处都是,暗示着春天的来临。这两个词都描绘了春天的到来,但它们所表现的情感却是截然不同的。

末联:“烟断岂因寒食日,粤南时有未炊人。”

最后一句诗的意思是说,即使春天到来,但人们还是没有停止忙碌。而“粤南时有未炊人”则是指广东的南部地区,时常有尚未做饭的人(指那些生活贫困的人)。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他看到了人们在春天里的辛勤劳作,但却看不到春天所带来的希望和改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