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庵僧静野鸥多,只合清秋日日过。
花压小桥通酒艇,笛闻空浦散渔蓑。
丹枫渐落晴江叶,素月将洄远岸波。
何必种桃堪隔世,自无闲客叩烟萝。
【注释】
- 社集水月庵:指作者在水月庵参加的社集。社集,古代的一种集会形式,一般由地方官员或士绅主持,有时也称为“雅集”。
- 野鸥多:指水边的野鸥很多。
- 清秋:指秋天,这里用来形容天气晴朗、气候宜人。
- 花压:花朵压枝,形容花朵繁盛。
- 空浦:指空旷的江面上的水波。
- 丹枫:指红色的枫叶,这里指秋天的景色。
- 烟萝:指云雾缭绕的山间小路。
- 自无闲客:意思是说没有闲客来打扰。这里的“闲客”指的是那些不务正业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水月庵参加的社集中所作,诗中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氛围,以及作者对于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句“水庵僧静野鸥多”,描述了水月庵的宁静,和尚们都在静静地修行,而野鸥在水边飞翔。这是对水月庵的一个总体描写,展现了一个与世隔绝、宁静致远的氛围。
第二句“只合清秋日日过”,表达了诗人对于清秋的欣赏和喜爱。他觉得自己只能在这个季节里,才能享受到这样的宁静和美好。这句诗既表达了对秋天的喜爱,又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第三句“花压小桥通酒艇”,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小桥上盛开着花朵,与酒艇相映成趣。这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美景,还暗含了诗人对于人生的美好期待。
第四句“笛闻空浦散渔蓑”,描述了渔夫们吹笛子的情景,与远处的渔船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这句诗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
第五句“丹枫渐落晴江叶”,描述了丹枫逐渐落下,江面上泛起了一层金色的波浪。这句诗既展示了自然的景色,又传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第六句“素月将洄远岸波”,描绘了月光照耀下的江面,波光粼粼。这句诗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珍惜。
最后一句“何必种桃堪隔世”,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不屑和追求超脱的心态。他认为不需要种植桃花来追求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式,而是应该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追求和感悟。同时,诗人通过对比和衬托,表达了自己对于现实社会的看法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