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烈苟相感,捐躯未足论。
从来有心汉,死不为殊恩。

【注释】

①白公堤:在今杭州西湖。相传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修筑的。五人墓:五位壮士的坟墓。

②苟相感:指苟且偷安,互相勾结。

③捐躯:为国捐躯,即牺牲生命。

④有心汉:忠心耿耿的人。

⑤殊恩:特殊的恩典、宠信。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唐德宗贞元三年(787年),因受奸佞排挤而离开长安时所作。首句“激烈苟相感”点明主题。诗人认为,在国家危难之时,苟且偷安,相互勾结,是不能与国家生死相依的有良心之人,因此要坚决斗争。第二句“捐躯未足论”,进一步说明自己的主张。第三四两句,则表明了自己的志向和态度。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忠心和对个人生死得失的看法,充分体现了他的爱国精神和高洁品格。

诗中用“五人”来概括五位壮士的形象,这是非常恰当的。因为五位壮士都是忠于国家的义士,他们为了国家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他们的这种精神是值得赞扬的。同时,诗人也借此来讽刺那些只顾自己私利的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