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园闲寂美人遐,满避馀香旧墨华。
石隙紫兰幽自放,无人饥鹤啄残花。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慎创作的,内容表达了他游览张九岳先生西园时的感受。以下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 游张九岳先生西园时先生已捐馆 -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去拜访了一位名叫张九岳的先生,但先生已经去世了。”张九岳”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熟人,而“捐馆”指的是去世。
- 名园闲寂美人遐 - 这句表达了园林中的美丽景色与人的孤独感形成鲜明对比。”名园”可能是指某个有名的园林,”闲寂”意味着宁静而空旷,”美人遐”则暗示了美丽的景象使人感到遥远和寂寞。
- 满避馀香旧墨华 - 这句诗描绘了一种香气弥漫、色彩斑斓的场景,可能是花园中的植物或者装饰品散发出的香味和颜色。”旧墨华”可能指的是使用了旧墨的画作或装饰品,增添了一种古雅的氛围。
- 石隙紫兰幽自放 - 这句诗描述了紫兰在石隙之间生长得非常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石隙”指的是石头间的小缝隙,”紫兰”是一种花卉,”幽自放”表示这种花朵在自然环境中生长得很自然,不受外界干扰。
- 无人饥鹤啄残花 - 这句诗描绘了一只饥饿的鹤在空无一人的地方寻找食物,发现只有一些凋零的花朵。这里用”饥鹤”来比喻孤独的人,而”残花”则暗示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暂的美好。
译文:
游张九岳先生西园时先生已捐馆
美丽的园林里人烟稀少,美人的影子显得那么遥远
花园中充满了芳香,那些古老的画笔留下的彩绘依然鲜艳夺目
石头缝隙里的紫兰在大自然中自由地生长着
没有人的时候,饿极了的鹤会去寻找那些凋谢的花朵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诗中不仅表达了对美的欣赏,还融入了对生命、死亡和孤独的思考。通过描绘园林中的美景和人物的寂寞,诗人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同时,诗中的意象(如紫兰、残花、鹤)也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增加了诗歌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