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仞云涛百节滩,扪空真有溯流难。
怀人鸟影看疑幻,得报霜华踏不寒。
纵矢健儿喧急雨,停杯清昼引回湍。
从来恶土多榛莽,偶把琅玕到夜阑。
【注释】
世赏:指诗人的朋友王世赏。大参:指王世赏的职务。久侯昭平:指王世赏的儿子王昭平,字久侯。
万仞云涛百节滩,扪空真有溯流难。
万仞:形容山很高。云涛:形容水很急。百节滩:指险要的江流。扪空:手摸天。真有,的确。溯流,逆流而上。
怀人鸟影看疑幻,得报霜华踏不寒。
怀人:思念朋友。鸟影:比喻自己的影子。看疑幻,怀疑是幻觉。得报:得到消息。霜华:比喻雪花。踏不寒:脚下的冰不融化。这句说得到消息,脚下的冰不融化,说明他还活着。
纵矢健儿喧急雨,停杯清昼引回湍。
纵矢:放箭射击。健儿:健壮的战士。喧急雨:形容战斗非常激烈。停杯清昼:在白天停止休息,喝杯中的酒驱赶寒气。引回湍:使激流回流。这两句写战士们英勇作战的情景。
从来恶土多榛莽,偶把琅玕到夜阑。
从来:以前。恶土:荒芜的土地。榛莽:灌木丛或草丛生的地方。偶把:偶然遇到。琅玕:美玉。夜阑:深夜。这两句诗写诗人偶遇美景,心情舒畅,不禁感慨时光流逝,人生易老。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答谢王世赏大参(王世赏担任的大官)之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王世赏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身世的感慨。
首句“万仞云涛百节滩”,描绘了一幅壮美的山水画卷。万仞高的山峰,云涛汹涌的水势,险峻的江流,无不显示出大自然的雄浑壮美。诗人用“扪空”一词来形容自己的感受,仿佛手摸到了天空一样,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敬畏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艰难困苦生活的感慨。
颔联“怀人鸟影看疑幻,得报霜华踏不寒”,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诗人将影子比作鸟儿,仿佛看到远方的故人,但却又像是幻觉一般,让人难以捉摸。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既表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情厚意,又增添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颈联“纵矢健儿喧急雨,停杯清昼引回湍”,则展现了一幅激战正酣、将士豪情的画面。诗人用“纵矢”一词来形容战场上的激烈战斗,而“停杯清昼”则表现出将士们为了胜利而不懈的努力和奋斗精神。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艰辛,更体现了将士们的英勇无畏和忠诚奉献的精神风貌。
尾联“从来恶土多榛莽,偶把琅玕到夜阑”,则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主题。诗人在这里运用对比的手法,将荒凉贫瘠的“恶土”与美丽富饶的“琅玕”进行对比。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环境的赞美之情,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思索。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深深思考和感悟。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对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展现英勇的战斗场面以及反思人生的哲理等方面,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品格情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友情之深、生活之苦的独特见解和深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