脍口新声配鼎梅,地忘陡险与沿洄。
䃔䃧劲气轰齐后,缥缈清飙扬粤来。
苗莠章章公议振,枭鸾皎皎庙谟开。
一樽共醉储胥月,感愧秋风袜线才。
【注释】
脍口:比喻文辞优美。鼎梅:用鼎烹制的美味佳肴,这里指好文章。地忘:忘记。陡险:地势高峻险要。沿洄(huí):顺流而上的河流,这里指回旋。䃧(zhēn)劲气:强劲有力的气势。齐后:整齐划一。缥缈清飙(biāo):飘渺轻灵的风。粤来:从广东来的。苗莠章章:指苗族和彝族等少数民族的习俗。公议振:公开讨论振奋。枭鸾:指雄鸡和凤凰,古代用来象征吉祥。皎皎:明亮的样子。庙谟:指国家大计。储胥月:指月亮如洗。感愧秋风袜线才:惭愧自己在秋风吹动下,袜子都快要散乱了。袜线才:形容秋天的风很冷。
【译文】
脍炙人口的佳作与鼎烹的美食相配,忘记了陡峭险峻和顺流而下的江河。
强劲的气概像齐后一样整齐划一,飘渺轻灵的风从广东而来。
各民族风俗的讨论振奋人心,雄鸡和凤凰的吉祥预示国家的大计开启。
一起饮酒畅饮月光之下,惭愧自己在秋风中袜子都快要散乱了。
【赏析】
此诗是酬和杨大参志仁见寄之作。杨大参为云南道监察御史,因弹劾奸贪被贬谪至广西永州。李元阳在这首诗中,对杨志仁的遭遇表示同情,并对其人品才华加以赞赏。
诗的开头四句写杨志仁之才,说他“脍口新声”、“鼎梅”,可见其文辞之美,而且“脍口”即“脍炙人口”。他的文章写得好,连鼎中的美羹都能配上,可见他的才情之高。但紧接着诗人却以“地忘陡险与沿洄”四句,表达了对他遭遇不幸的遗憾。这陡险与沿洄,既指他身处之地的险峻,也指他被贬所走的道路。这两句看似平淡无奇,其实暗含深意,其中既有对他的同情,也有对其命运的感慨。
中间八句,是对杨志仁才能的具体赞颂。《黔记》云:“大参志仁字子厚,滇人。”《黔南杂录》亦说:“杨志仁,滇南人。”所以这几句诗可以看作是对杨志仁的赞誉之词,称颂他有“齐后”之勇,有“清飙”之势,有“皎皎”之美,更有“庙谟”之才,堪当国家大任。
末联则是对杨志仁的劝慰。“一樽共醉储胥月,感愧秋风袜线才”,这两句是诗人的真情流露。“一樽共醉”,表明诗人对杨志仁的友情深厚,愿意和他同饮共醉;而“感愧秋风袜线才”,则表现了他对自己不能及时赶到、错过机会的羞愧之情。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的热情好客,也表现了他的自谦之意,同时也透露出他对杨志仁的深深怀念。
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意境开阔深远,既有对杨志仁的赞美和鼓励,也有对自己不能及时赶到的惭愧和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