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登如来阁,秋色净如洗。
倾耳无馀声,幽泉鸣不已。
尘心笑刊落,静憩花树底。
花开不在巅,花落不在趾。
真空本无迹,儿女浪悲喜。
恰恰枝上莺,忽添三两声。
思君不可见,望望海云生。
【注释】
新秋登飞来寺阁有怀祁致和:新的秋天登上了飞来寺的楼阁,心中怀念着祁致和。
登登如来阁:登上层层的如来阁。
秋色净如洗:秋天的景色像洗涤过一样明净。
倾耳无馀声,幽泉鸣不已:侧耳倾听,没有一点儿声响,只有泉水在不停地流淌。
尘心笑刊落:世俗的杂念被扫荡得干干净净。
静憩花树底:静静地休息在花草树木之中。
花开不在巅,花落不在趾:花开花谢,不一定要在山顶,也不一定要在山脚下。
真空本无迹,儿女浪悲喜:佛门中认为万物本为一体,本来并无痕迹可寻,而世人却常常为些琐事而悲伤、喜悦。
恰恰枝上莺,忽添三两声:正好是树枝上停着的黄莺儿,忽然又增添了两三声啼叫。
思君不可见,望望海云生:思念你看不到他,只能望着海天相接处云气缭绕升腾。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诗。全诗写景清丽,抒情自然,以景寓情,情景相生,意境深远。
首联“登登如来阁,秋色净如洗”,诗人首先登上了飞来寺的最高楼阁——如来阁。登上去后,便见一片秋色,那碧蓝的天空,一尘不染。这两句是说登上楼阁,只见到一片秋色,天空一尘不染。
颔联“倾耳无余声,幽泉鸣不已。”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耳畔除了水声,再没有其他声响了。诗人在楼阁上极目远眺,只见四周万籁俱寂,连鸟鸣虫唱也没有了。但诗人知道,这并非真的寂静,而是大自然正在演奏一曲优美的乐章。诗人之所以能听到水声,是因为水声太响了,才把其他的一切都淹没了。诗人在这里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颈联“尘心笑刊落”的意思是说,俗世的心灵被扫荡干净了。这句是说,世俗的思想感情已被扫除干净了。这里的“尘”,即世俗。作者用“笑刊落”来形容自己摆脱俗世的烦忧,超然物外的境界。
尾联“恰似枝上莺,忽添三两声”,意思是说,好像树上停着的黄莺儿突然增加了两三声啼叫似的。诗人看到鸟儿在枝头啼叫,便想象到它仿佛在为自己吟唱什么,不禁为之动情。这里的“忽添三两声”,既表现了莺鸟的欢快情绪,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欢愉。
这首诗是诗人在登飞来寺如来阁时所创作的。诗中描写了诗人在登楼所见所闻,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全诗语言清新,意境优美,富有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