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门从古杂烟尘,丹鹫谁移佛土新?
属国已归东夏日,荒碑犹识上元春。
穿亭一水留僧供,夹寺三峰护法轮。
中有双钩看欲起,光芒夜夜动星辰。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塞门从古杂烟尘,丹鹫谁移佛土新?属国已归东夏日,荒碑犹识上元春。
穿亭一水留僧供,夹寺三峰护法轮。中有双钩看欲起,光芒夜夜动星辰。
注释与赏析:
塞门从古杂烟尘,丹鹫谁移佛土新?
注释:塞门指的是边陲要塞,自古以来这里就混杂着尘土和烟雾。丹鹫是佛教中常见的吉祥鸟,它被认为具有驱邪避祸的力量。这里的“谁”指代未知的力量或神灵,它们将这片土地从佛土变为人间。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边疆要塞的古老和尘烟弥漫的景象,同时借用丹鹫来象征佛法的神圣和力量,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片土地从神圣之地变为世俗之地的感慨。
属国已归东夏日,荒碑犹识上元春。
注释:属国指的是被占领的国家,这里指代历史上曾经属于某个国家的土地。东夏日指的是东方的夏季,上元是指古代的一个节日,这里可能是指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荒碑则是指那些已经破败的石碑。
赏析:这句诗描述了这片曾经属于他国的土地现在已经回到了中国的怀抱,而那些破败的石碑仍然能够让人感受到上元节的氛围和历史的痕迹。
穿亭一水留僧供,夹寺三峰护法轮。
注释:穿亭是一座连接两座山峰的桥梁,供僧人行走。三峰是指寺庙周围的三个山峰。护法轮指的是佛教中的护法金刚,象征着保护和加持。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穿亭的景色和寺庙的环境,强调了僧人在这里修行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展现了佛教对于护法金刚的重视。
中有双钩看欲起,光芒夜夜动星辰。
注释:双钩指的是双鱼钩,这是钓鱼时使用的器具,这里用来比喻佛法的智慧如同双钩一样能够引导人们走向正确的道路。光芒则是比喻佛法的光明和温暖,能够照亮人们的内心世界,使其不再迷茫。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智慧和光明的赞美,认为它们能够照亮人们的内心世界,让人们不再迷失方向。
整首诗通过描绘边疆要塞、历史遗迹、僧人修行等景象,展现了诗人对于佛法和边疆历史的深刻感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智慧和光明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