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溯修阻,行行至徐方。
岸昃衡山转,城孤背水藏。
河广日滔滔,谁云一苇航。
怫郁鱼龙怒,沮洳鹿豕场。
泠风迢递宇,落日参差樯。
杏坛既寥寥,石室亦茫茫。
汉唐事干戈,雄长恃金汤。
挽输饷燕云,控驭带淮扬。
险巇惟一线,络绎周八荒。
危亭尚崔巍,双鹤无翱翔。
此意不可得,吾词慨以慷。

我们来分析诗歌的结构和主题。这首诗采用了七言律诗的形式,共八句,每两句为一句,共四联,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衰、历史变迁的感慨。

我们将逐句解读诗句:

  1. 行至徐方行
  • 注释:到达徐地(今江苏省)。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到达目的地徐地的场景。
  1. 扁舟溯修阻,行行至徐方。
  • 注释:乘坐小船逆水而行,经过许多阻碍,最终到达徐地。
  • 赏析:这句诗通过“溯修阻”和“行行至徐方”两个动词,表达了作者长途跋涉、历经艰难的过程。
  1. 岸昃衡山转,城孤背水藏。
  • 注释:岸上倾斜,衡山转向;城孤单地依傍着水。
  • 赏析:描述了徐地的地理环境,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孤独的氛围。
  1. 河广日滔滔,谁云一苇航。
  • 注释:河水宽广,太阳照耀下波涛滚滚。谁说可以用一根芦苇就能渡过?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比河流的广阔和芦苇的微小,表达了人生的渺小与无奈。
  1. 怫郁鱼龙怒,沮洳鹿豕场。
  • 注释:愤怒的鱼龙在水里翻腾,泥泞中鹿猪在嬉戏。
  • 赏析: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同时也隐喻了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
  1. 泠风迢递宇,落日参差樯。
  • 注释:清凉的风轻轻吹过,落日余晖映照在桅杆上。
  • 赏析:这句诗通过风和夕阳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
  1. 杏坛既寥寥,石室亦茫茫。
  • 注释:孔子讲学的杏坛已经很荒凉了,石室也变得模糊不清。
  •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孔子以及他所代表的文化的怀念与敬仰。
  1. 汉唐事干戈,雄长恃金汤。
  • 注释:汉朝和唐朝都经历了战乱和割据,但仍然凭借坚固的城池来维持统治。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历史上战争不断的历史背景。
  1. 挽输饷燕云,控驭带淮扬。
  • 注释:运送物资到燕云地区,控制着淮扬一带。
  • 赏析:这句诗展现了国家的强大和疆域的辽阔。
  1. 险巇惟一线,络绎周八荒。
  • 注释:危险的道路只有一线之隔,交通络绎不绝,遍布整个国土。
  • 赏析:这句诗强调了道路的艰难与国家的繁荣。
  1. 危亭尚崔巍,双鹤无翱翔。
  • 注释:高耸的亭子依然屹立不倒,但双鹤已经没有了飞翔的空间。
  • 赏析:这句诗以亭子和双鹤为象征,表达了岁月变迁带来的变化。
  1. 此意不可得,吾词慨以慷。
  • 注释:这种心情我无法表达,只能借词抒发心中的感慨。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悲壮。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内涵,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衰、历史变迁的感慨。同时,诗中融入了作者的爱国情感和对历史的反思,使得整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