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秋朝暮望归人,今日南鸿傍逐臣。
愤切时艰遑偃仰,情于天听释邅迍。
凊温迟暮犹无子,生死维持赖有亲。
何事依云空伫立,双眸已入画溪春。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词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注意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和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
“昨秋朝暮望归人”,意思是:昨天秋天早晨黄昏时刻盼着回家的人,昨天秋天早晨黄昏时刻盼着回家的人。“昨秋”、“朝暮”是时间词,“望归人”是行为动作。“南鸿傍逐臣”意思是:南方的鸿雁伴随着我,跟随着我。“南鸿”是名词,“傍逐臣”是动词。“南鸿傍逐臣”是作者的自述,说明自己被贬谪在外。
“愤切时艰遑偃仰,情于天听释邅迍”意思是:愤激的心情急切于改变当前的困境,渴望得到上天的怜悯,从而摆脱灾难。“愤切时艰”“遑偃仰”、“情于天听”是关键词语,“时艰”“颠”是关键词语,“天听”是关键词语,“释邅迍”为关键词语。这几句的意思是:在国难当头的时候,作者心情十分焦虑不安;希望得到皇帝的谅解,使自己免受灾祸,摆脱困境。
“凊温迟暮犹无子,生死维持赖有亲”意思是:清冷的天气到了傍晚,还是没有一个儿子能回来,生死关头只有依靠亲人才能得以保全自己。“凊温迟暮”是时间词,“迟暮”“无子”是关键词语,“生死维持”是关键词语,“赖有亲”是关键词语,“保全自己”是关键词语。这两句的意思是:天色寒冷到了傍晚,还没有一个儿子能回来,生死关头唯有靠亲人才能得以保全自己。
“何事依云空伫立,双眸已入画溪春”意思是:为何还要在云端徘徊站立?双眸早已进入画溪的春天。“依云空伫立”是动词短语,“何事依云”是关键词语,“空伫立”是关键词语,“双眸已入画溪春”是关键词语,“画溪春”是名词。这几句说的是诗人已经无心恋官,只想归隐。
【答案】
免归思母八首
昨秋朝暮望归人,今日南鸿傍逐臣。
愤切时艰遑偃仰,情于天听释邅迍。
凊温迟暮犹无子,生死维持赖有亲。
何事依云空伫立,双眸已入画溪春。
译文:
昨天秋天的早晨傍晚盼望着回家的人啊,今天南去的大雁陪伴我随我去。
愤慨的心情急切地想要改变眼前的困境,渴望得到皇上的怜惜,从而摆脱灾难。
清冷的天气到了傍晚,还是没有一个儿子能回来,生死关头唯有靠亲人才能得以保全自己。
为何还要在云端徘徊站立?双眸早已进入画溪的春天。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朝廷的眷恋之心。诗中通过描写自己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以及面对困境时的无奈和无助,表达了诗人对于归乡的渴望以及对朝廷的忠诚。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