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表圆流如意匀,琢瑶散雪总非伦。
恰将灼灼重渊色,来照岩岩万仞身。
日丽悬泉幽壑媚,月明飞溜夜光新。
溅衣旋索浑无物,更识元探象罔真。
【注释】
云表:指天空。圆流:指水流如圆珠滚动。如意匀:形容云彩的形态。琢瑶散雪:指云彩洁白如玉,飘洒如雪。总非伦:总比不上它(白云)的美妙。灼灼:光彩鲜艳的样子。重渊色:指深潭的水色。岩岩:山石高耸的样子。日丽:太阳明媚。悬泉:瀑布。幽壑:深谷。媚:美好,秀丽。月明:月光明亮。飞溜:急流。夜光新:指月光照耀下流水闪烁如夜光。溅衣:水花溅到衣服上。浑无物:指水花溅到衣服后不再有东西。元探象罔:指诗人在游览中探求自然奥秘,如同探索大象之角一样。象罔比喻大象,这里借指大自然。象罔真:指探求自然奥秘是真实的。
【赏析】
此诗描绘了诗人游白云洞时所见的景色和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首联“云表圆流如意匀,琢瑶散雪总非伦。”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白云洞的奇观。云彩如圆珠般流淌,洁白如玉,飘洒如雪,美丽无比。这里的“琢瑶”,用来形容云彩的美丽;“散雪”,则用来形容云彩的洁白。这些词语都极尽赞美之能事,表达了诗人对白云洞景色的喜爱与赞美。
颔联“恰将灼灼重渊色,来照岩岩万仞身。”进一步描绘了白云洞的深邃与壮丽。深潭的水面波光粼粼,犹如宝石般璀璨;岩石陡峭,巍峨挺拔,宛如巨人般的身躯。这句诗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展现了白云洞的神秘与壮观,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颈联“日丽悬泉幽壑媚,月明飞溜夜光新。”则通过对比手法,表现了白云洞在不同时间段的不同风貌。阳光明媚时,瀑布悬挂在山涧,仿佛是一幅美丽的画卷;而月光皎洁时,瀑布飞泻而下,熠熠生辉,犹如夜空中的星星闪烁。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美景,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欣赏之情。
尾联“溅衣旋索浑无物,更识元探象罔真。”则是诗人在游览过程中的真实感受。当他站在洞口,看到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水花四溅,他并没有被美景所迷惑,反而更加珍惜眼前的自然美景。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悟,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表明了诗人在游览时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外界干扰所动摇。
整首诗通过对白云洞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魅力与神奇。诗人以优美的语言、细腻的笔触、生动的画面,将白云洞的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尊重,以及对自然美的感悟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