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棹楔穆陵书,已识庚桑献大儒。
忠孝永垂臣子鹄,景行时觉震苏苏。
鹤山书院次王端毅公韵
看来棹楔穆陵书,已识庚桑献大儒。
忠孝永垂臣子鹄,景行时觉震苏苏。
注释:
看来:看来是
棹楔:船桨
穆陵:地名,在今河北遵化西北,汉文帝刘恒的封地
书:指书信
已识:已经认识到
庚桑:人名,姓庚,名桑
献:进献
大儒:大学者、大儒士,这里指有学问的大人物
忠孝:忠诚孝顺
永垂:永远流传
臣子鹄:臣子的楷模
景行:大节
时觉:时常感到
震苏苏:震动、振奋的样子
看来棹楔穆陵书,已识庚桑献大儒。
忠孝永垂臣子鹄,景行时觉震苏苏。
鹤山书院次王端毅公韵
看来棹楔穆陵书,已识庚桑献大儒。
忠孝永垂臣子鹄,景行时觉震苏苏。
注释:
看来:看来是
棹楔:船桨
穆陵:地名,在今河北遵化西北,汉文帝刘恒的封地
书:指书信
已识:已经认识到
庚桑:人名,姓庚,名桑
献:进献
大儒:大学者、大儒士,这里指有学问的大人物
忠孝:忠诚孝顺
永垂:永远流传
臣子鹄:臣子的楷模
景行:大节
时觉:时常感到
震苏苏:震动、振奋的样子
我们来翻译这首唐诗: 1. 游牛首山从麓至巅幽胜应接不暇。 - 注释:游览牛首山,从山麓到山顶,沿途风景优美,应接不暇。 2. 最后山僧引至一小山回观山面更觌全体。 - 注释:最后,一位山僧引我来到一座小山,回头望去,看到了山的全貌。 3. 因悟山内看山不如山外看山之旷。 - 注释:因此领悟到山内看山不如山外看山之开阔。 4. 窃持此法以搜洞胜。 - 注释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旧趋画省近金莲,今望苍霄北斗悬。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从过去的官场生活到如今的隐居生活的转变。“旧趋”指的是过去在宫廷或官府中忙碌的日子;“金莲”可能是指宫廷中的华丽装饰,如金线绣制的鞋底等。这里的“画省”,即指皇宫中负责绘画的部门,诗人曾经在此工作。“苍霄北斗悬”则描绘了天空的景象,北斗星高悬于夜空,象征着高远和指引。整句诗表达了诗人从政治舞台到自然山水的过渡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色,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山水间的和谐与静谧。接下来,我们将一一解读诗句,并附上赏析: 叠迭青螺环墅高,幽篁山鬼伴挥毫。 - 叠迭青螺:形容山峦重叠的样子,如同层层青绿色的螺壳。 - 环墅高:指环绕着别墅的高峻山峰。 - 幽篁:指的是深绿的竹林,常用来象征幽静。 - 山鬼:山林中的精灵,这里可能指代自然界的元素。 - 挥毫:书法或绘画中的一种动作,意指创作。
【注】霁:雨过天晴。屐齿:踏在石头上的齿印(古人穿木屐,每走一步,齿印留在石上,故称)。山苔:青苔。兰若:梵语,意译为“精舍”,即佛寺。相期:相邀。远隈:远处的低洼地带。迤逦:曲折绵延。椒:香草。麓:山坡。披莱:指披散开。贝叶:佛经卷轴。铿铿:钟声。嵚岑:高耸入云。灵峻:神奇而险峭。祗桓:安适的样子。不藉:不需要。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雨后山间小路的泥泞湿漉,留下清晰的齿印
【注释】 家慈诞辰: 指母亲的生日。 荷顾麟士瑶章见赠次韵奉答: 接受顾麟士赠送的诗章并作答,用“承命”二字领起。顾麟士:名不详,据《全唐诗》卷七百七十四有顾麟士《和刘侍御咏怀》一诗,是当时人。 天上惊传宠綍(bù)重:天上传来了皇帝下旨赐给母亲诰命的消息。 尊前献寿动慈容:在尊前向母亲祝寿,使母亲高兴。 馈鲜我愧鱼官监:以鱼为贡品进献,感到惭愧。鱼官监: 古代对鱼产的官署,此处借称地方长官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绅,内容如下: 月明横槊倚层峰,宵柝风飘和梵钟。 南宅镐丰凭虎旅,西瞻江汉警狼烽。 且论天险元戎略,遑问风流豪士踪。 待剪鲸鲵重蹑屐,为君磨石勒丰庸。 注释: - 月明横槊: 在明亮的月光下,将士们挥舞着长矛,仿佛在审视着远方的山峦。 - 宵柝风飘: 夜晚的更漏声随风飘荡,与远处传来的梵钟相和。 - 南宅镐丰: 诗人站在南面的宅院中,眺望着周围的景色。 - 西瞻江汉:
病 微躯原乏济时才,老马虺隤只自哀。 惠养有年心未已,长嘶靡力首徒回。 半生尘网劳应息,两月烟霞逸转颓。 再疏乞骸披沥切,从兹万念等寒灰。 译文 我的身体原本就没有挽救时局的才能,就像衰老的马匹那样只能感到悲哀。 我享受过恩惠养育多年,但心里仍然没有停止,只是长声嘶鸣却无力量回旋。 我在尘世的网罗中劳累了一生,如今应当放下了;两月之间烟霞散尽,我也随之颓废。 再次申请退休,我坦白表达我的心意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古诗,其全文如下: 孺慕一生今老矣,苍颜长日更嗟吁。 坐穿赤石元猿啸,手植青松白鹤扶。 香露滴残千载泪,醴泉流出百年酥。 高天瑞动悬弧日,恰见丹书贲草庐。 注释: 1. 孺慕一生今老矣,苍颜长日更嗟吁:表达了一个人对生活的感慨和无奈。孺慕一词通常用来描述对父母或长辈的敬爱之情,这里指的是吴少峰孝子对父母的深深思念。"苍颜长日"形容老人的面容和岁月的痕迹
送麟士应南都试 古谊高文众美并,孤斋光借绛帷清。 张华刚认丰城器,贾谊还成洛守名。 南溟风高鹏欲徙,西京日暖凤将鸣。 知知取次青云步,莫忘蕉窗风雨情。 注释: 1. 古谊高文众美并:指诗人的诗文才华高超,与古代文人共同被推崇。 2. 孤斋光借绛帷清:形容诗人的书房干净明亮,如同绛红色的帷幕一样清澈。 3. 张华刚认丰城器:张华,东汉末年著名的学者、官员,曾担任丰城县令
【注释】 乙酉:农历年。台郡:指台州,今属浙江。 司隶:东汉末时,太尉府的属官,负责监察京师百官。南阳:古郡名,今河南南阳。启草旌:即“执”字。执,持也。执草旌为迎亲送亲之礼。 水回山拥:形容景色如画,山环水抱,风景宜人。 龙驭:皇帝所乘之车。沧溟:大海。 仙梯:神仙所踏之梯。赤城:古代传说中的地名,在今山西离石东南,因山有丹沙色而得名。 俊获苟生新凤沼:意思是说,我苟且求生,像新凤一样。
【注释】 生平:一生。宋残书:指宋元时期的书籍,多为元朝所毁。真儒:真正的儒家学者,与伪儒相对。先生:对人尊称其学问、品行等的敬词。崇:崇尚,敬重。俎豆:古代祭祀时所用的祭器,这里比喻学术、文化。姑苏:苏州,古称吴郡。盛:兴旺、繁荣。 【赏析】 此诗首句“生平怕读宋残书”,点明作者平生厌恶读宋元时代的书籍,原因是那些书籍都是元朝人所毁掉的,是元朝统治阶级污蔑和攻击宋朝知识分子的伪作
注释: 垂钓之处,不用拉动渔舟也不用披上鱼蓑。兴致来了,我就坐在石头上来戏弄清澈的波光水影。 水冷任凭鱼儿自由跳跃,解得庄子的乐趣真不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宁静的自然环境中垂钓的情景。诗中“不拽渔舟不着蓑”一句,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中享受生活的态度,不受世俗的束缚,随心所欲地去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兴来坐石戏清波”,则写出了诗人在这种环境下的心境,感到身心舒畅。 诗的后两句“水寒一任游鳞跃
注释: 天下的美景,是人可以前往的。但止于观赏,不能居住。只有白云洞为先陇所有,没有车马喧哗,可以独自入睡,醒来后言语,这是它所为纪。一绝。 曾寻找三洞想商山,车马纷纷阻碍闭关。 谁像白云私自占据着,只留明月弄出幽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之情。诗中通过描绘白云洞的宁静美丽,以及明月的高洁清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之情。同时
【注释】来鹤楼:在今江苏南京市,唐时诗人王维曾登此楼。王端公:王之涣的诗号。 神郁:指诗人心情抑郁。汉史:指《史记》。汉高帝刘邦称霸天下之后,封韩信为楚王;后来,吕后用计将韩信害死。韩信死后,其家僮告发韩信谋反罪,高祖大怒,欲斩之,幸得樊哙劝阻才免。此事传为美谈。这里比喻诗人胸怀大志,但屡遭挫折,壮志难酬。汉史:指汉高帝刘邦、吕后及韩信三人之事。空传:徒传。翔鹤:喻指有远大抱负的人
神郁空传汉史中,何如翔鹤表綦隆。 羹墙日日思芳躅,彷佛缑山唳远风。 注释与赏析: - “神郁空传汉史中”: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感叹历史虽广博却无法完全传达其深远的意蕴。 - “何如翔鹤表綦隆”:通过比较,诗人以翔鹤的高飞象征自己高洁的志向和高尚的品德。 - “羹墙日日思芳躅”:比喻自己的行为如同羹墙一样,虽然存在但却难以被人察觉和欣赏。 - “彷佛缑山唳远风”:借用缑山的典故
赴义词三章自述 艰难百战戴吾君,壁垒东南气厉云。 死去仍为朱氏鬼,精灵常傍孝陵坟。 注释与赏析: - 诗句释义: 1. 艰难百战戴吾君:描述了在战争中的艰辛和对君主的忠诚。 2. 壁垒东南气厉云:形容战场上的气势如虹,如同云霄般壮观。 3. 死去仍为朱氏鬼:即使已经死亡,灵魂仍然归属朱氏家族。 4. 精灵常傍孝陵坟:指灵魂时常围绕着明朝皇帝的陵墓。 -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