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风清宁四海康,圣君端拱垂衣裳。
时临午节雨新霁,东华阅武旌幢扬。
銮舆夐自蓬莱出,一声风外来清跸。
龙旗风动掣晴云,雉尾光摇绚朝日。
羽林年少气吞虹,朋分队列如罴熊。
纶巾彩服巧妆束,雕鞍玉勒驰花骢。
仗前争试穿杨手,此技人间信稀有。
翻身满引明月弓,金镞随风碎杨柳。
材官逞艺百不同,争标夺锦多英雄。
杖头毬击彩门过,恍疑星弹流晴空。
奇呈巧献天颜喜,锡宴千官五云里。
香浮绿蚁泛满觞,花插乌纱映罗绮。
自惭才薄遇明时,文修武备当雍熙。
鹓班叨列竟何祝,皇图万载垂洪基。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端午节的诗。诗人通过对节日盛况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
首句“皇风清宁四海康”描绘了皇帝治理得当,国家安宁的景象。这里的“皇风”指的是皇帝的风范和气度,“清宁”则表示国家的安宁和稳定。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
诗人描绘了端午日的盛况。诗句“圣君端拱垂衣裳”描述了皇帝端坐在宝座上,身穿华美的龙袍,展现出威严的气质。这里的“圣君”指的是贤明的君主,“端拱”则表示端庄稳重的样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领导人的敬仰之情。
诗人描绘了端午日的天气变化。诗句“时临午节雨新霁”描述了端午节当天天气转晴,刚刚下过一场雨。这里的“午节”指的是端午节,“雨新霁”则表示刚刚放晴。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喜爱之情。
诗人描绘了端午日的活动场面。诗句“东华阅武旌幢扬”描述了皇帝在东华门检阅军队,旌幢飘扬的场景。这里的“东华”指的是京城,“阅武”则是检阅军队的意思。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
诗人继续描绘端午日的活动场面。诗句“銮舆夐自蓬莱出,一声风外来清跸”描述了皇帝从蓬莱仙境出来,驾着銮舆来到人间,一路上吹着清风,为百姓祈福。这里的“銮舆”、“蓬莱”、“清跸”都是古代皇帝出行时的用语,分别表示皇帝的车驾、神仙居住的地方和清净肃穆的行列。这句诗展现了皇帝的威严与仁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皇帝的敬仰和向往。
诗人描绘了端午日的活动场面。诗句“龙旗风动掣晴云,雉尾光摇绚朝日”描述了龙旗随风摇曳,在阳光下闪耀的情景。这里的“龙旗”、“雉尾”都是古代皇帝出行时的仪仗队,分别代表了皇权和威仪。这句诗通过描绘皇帝出行时的壮观场面,展现了皇帝的权威和威严,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
诗人描绘了端午日的活动场面。诗句“羽林年少气吞虹,朋分队列如罴熊”描述了年轻的羽林军战士英勇无畏,如同巨龙一般威武。这里的“羽林”指的是皇宫禁卫军,“年少”指的是年轻战士,“气吞虹”则表示他们的勇气无比。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年轻一代的赞美之情。
诗人描绘了端午日的活动场面。诗句“纶巾彩服巧妆束,雕鞍玉勒驰花骢”描述了年轻的战士们身着华丽的服饰,骑着装饰精美的马匹奔驰在战场上。这里的“纶巾”、“彩服”都是形容年轻人打扮的华丽,“雕鞍玉勒”则表示马匹的装饰豪华。这句诗展现了年轻人的青春风貌和战斗力。
诗人描绘了端午日的活动场面。诗句“仗前争试穿杨手,此技人间信稀有”描述了士兵们在战斗中勇敢地尝试射击,这种技艺在人间是非常罕见的。这里的“穿杨手”指的是射箭的技巧,“信稀有”则表示这种技巧非常珍贵。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年轻人武艺的赞赏之情。
诗人描绘了端午日的活动场面。诗句“翻身满引明月弓,金镞随风碎杨柳”描述了战士们在战斗中英勇无畏,他们的弓箭如同明月一般明亮,箭头却能够轻易地穿透杨柳。这里的“翻身满引”、“金镞随风”都是形容弓箭的锋利和精准。这句诗描绘了战士们战斗的场景,展现了他们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
诗人描绘了端午日的活动场面。诗句“材官逞艺百不同,争标夺锦多英雄”描述了士兵们在战斗中各显神通,争夺荣誉的场景。这里的“材官”指的是士兵,“逞艺”则是施展自己的才能,“百不同”则表示各种技能都有,“争标夺锦”则是指争夺荣誉,“多英雄”则表示其中有很多英勇的士兵。这句诗展现了士兵们在战斗中的英勇和智慧,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士兵们的赞美之情。
诗人描绘了端午日的活动场面。诗句“杖头毬击彩门过,恍疑星弹流晴空”描述了士兵们投掷手中的球杖,球儿像流星一样飞过彩门,让人感觉宛如星辰坠落般美丽。这里的“杖头毬”、“彩门”都是描述投掷球儿的动作,而“星弹流晴空”则形容了球儿飞行的速度和美丽。这句诗展现了士兵们在战斗中的勇猛和智慧,也体现了端午节日的欢快氛围。
诗人描绘了端午日的活动场面。诗句“奇呈巧献天颜喜,锡宴千官五云里”描述了皇帝对士兵们的精彩表演感到非常喜悦,并为他们举行了盛大的宴会,让众多官员都来参加庆祝。这里的“奇呈”、“巧献”、“天颜”都是形容皇帝对士兵们表演的反应,“锡宴千官五云里”则表示宴会非常盛大,吸引了众多官员前来参加。这句诗表达了皇帝对士兵们表演的认可和赞赏,也体现了端午节日的欢乐气氛。
诗人描绘了端午日的活动场面。诗句“香浮绿蚁泛满觞,花插乌纱映罗绮”描述了宴会上的酒香弥漫,酒杯中漂浮着绿色的美酒,花朵插在帽子上,美丽的衣服在阳光下闪烁。这句诗描绘了宴会的热闹场景,也反映了端午节日的喜庆氛围。
这首诗通过对端午节日的描绘,展示了皇帝的威严与仁爱,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于端午节日的庆典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