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斗如雷震,病耳亦时闻。
人谁同此耳,相述徒殷勤。
注释:蚂蚁打架的声音就像雷声,耳朵有毛病也时常听到。
没有人能和我一样,只能互相叙述着往事,彼此安慰着。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对疾病的感受和心态。首句“蚁斗如雷震”形象生动,将病耳时听到的微小声音放大,仿佛雷震一般。“人谁同此耳,相述徒殷勤”表达了作者对他人理解和支持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孤独无助的情绪。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人生的艰辛和无奈。
蚁斗如雷震,病耳亦时闻。
人谁同此耳,相述徒殷勤。
注释:蚂蚁打架的声音就像雷声,耳朵有毛病也时常听到。
没有人能和我一样,只能互相叙述着往事,彼此安慰着。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对疾病的感受和心态。首句“蚁斗如雷震”形象生动,将病耳时听到的微小声音放大,仿佛雷震一般。“人谁同此耳,相述徒殷勤”表达了作者对他人理解和支持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孤独无助的情绪。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人生的艰辛和无奈。
诗一: 南州高士出皇都,阴雨三旬汇若湖。 一旦铨郎辞墨绶,满朝台谏伏青蒲。 注释:南州高士,指徐明衡;皇都,指南京;阴雨三十日,形容时间久长;汇若湖,指的是杭州西湖。 赏析:首句写徐明衡作为南州的高士被选拔至皇都,暗示他具有非凡的才能和地位。第二句描绘了一个长时间的阴雨天,形容时间的漫长和环境的艰苦。第三句表达了徐明衡离开官场后,满朝官员都对他表示敬意和羡慕。第四句则是对徐明衡的赞扬
注释:三月的黄河汾水两岸风光秀丽,我行走在通往献王家的道路上。清江上空有云朵守护,龙眠山安然无恙;碧汉天空风高气爽,雁群斜飞成行。道路崎岖忘记辛劳,因日食而感到疲惫;尘襟忽然变得清新,闻到了春天的气息。光辉仪态不能让人隔绝,柳树轻拂着青枝,梅花绽放着芬芳。 赏析: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前往献王家的路上所见到的美丽景色和感受到的美好心情。诗中“三月河汾剩物华”描绘出一幅美丽的春景图,河水清澈
【注释】 《和吕豫石天部儆学诗十首》是南宋诗人陈亮的组诗作品。此诗为第四首,作者借“游丝”自喻,以“赘疣”、“扰”、“钩”等词,抒发自己对世俗名利的厌倦之情。 身外:身上。赘疣:赘生在皮肉上的瘤子。 营营:忙忙碌碌的样子。事:指世俗的名利、权位。 翻成:反而使……变成……扰:扰乱。 直肠:通体正中;比喻正直的人。硬作钩:把正直的人当作钓饵。 甘饮:乐于饮酒。 著屐(jī):穿木底的鞋。屐,音基
睿思讲罢讲何思,请更参详率性时。 膝下瞻依宁俟虑,井边怵惕那容迟。 也知研究堪穷髓,绝胜疏浮但撩皮。 只是不思原圣脉,入门争可让些儿。 注释: 1. 睿思:深远的思考,指对学问或真理的深入思考。 2. 讲何思:询问如何思考或如何对待思考。 3. 率性时:遵循本性的时候,即按照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本性去行动。 4. 膝下瞻依:形容子女或下属对父母或上级的依赖和尊敬。 5. 宁俟虑:宁愿等待思考的结果
注释:牛耳词坛,指文人聚集的词坛。孰与京,与谁相比?留连,舍不得离开。端为迟行,是为了推迟行程。几年相忆,好几年来一直思念。双鱼赤,指书信。躬逢,亲自遇到。错落奚囊,指才学出众或学问渊博的人。刚喜极,非常高兴。咨嗟嫠纬,指感叹自己年老色衰。却愁生,感到忧愁。全凭一醉浇离绪,全靠借酒浇愁来消解离别的痛苦。到东人,指东晋名士谢安。呼酒觥,请喝酒。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告别友人太宇贤藩时所作
【注释】 勿用区区叹德孤:不要因为自己德才不济而感叹孤单。 茫茫宁匪尽人夫:茫茫大海难道不是天下所有的男子吗? 试询乾父皆男也:试着问问那些父亲们,他们都是男的啊! 可道街氓不圣乎:可以这样说,街头的百姓中难道没有圣人吗? 有我一堂分肺腑:有我一家人,我们的家就像肺腑一样。 同人千圣点头颅:我们这些平凡的人,也能像千千万万圣贤一样去努力、去奋斗。 阳和未到冰难解:太阳暖和了,冰雪才能融化。
我们来解读这首诗的诗句和翻译: 第一句“共道榴花结子多”,意思是说人们通常认为榴花(即石榴)的果实非常多。这里,“共道”表示大家普遍的看法,而“榴花结子多”则是对这种看法的具体描述,强调了榴花果实的丰富。 第二句“百花阶下共森罗”,描述了一种景象,即在百花盛开的台阶下,各种花卉繁盛地生长。这里的“百花阶下”指的是一个花卉众多的地方,而“森罗”则意味着丰富多彩且密集。 第三句“滔滔万派归沧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全诗如下: 吾性原从未有孩,五常百行甫成才。 太初太始须参也,一欲一为可漫哉。 身濯江流才是洁,眼迷跬步未云开。 曾观乡党十篇否,检点衣裳饮馔来。 注释: 1. 吾性原从未有孩:我的性格原本没有孩子气,即纯真无邪。 2. 五常:儒家认为的人的五种基本道德修养。 3. 百行:指人的各种行为和品德。 4. 太初太始(tài chū tài shǐ):古代哲学用语
【注释】 和:应和;天部:指天上。尼山:指泰山,因山上多石而得名。盍(hé):何不。分:区分。介:界限,界限分明。殷殷:勤苦的样子。防错:防止差错。殷殷防错常询路,战战临深为过关:殷殷地勤于防范错误,常常询问道路,在深深的水中过河,要谨慎行事。老我:指作者自己。耿耿:有心事的样子。中宵耿耿未能闲:深夜里心事重重,睡不着觉。 【赏析】 《和吕豫石天部儆学诗十首其七》是宋代文学家曾巩的作品
注释:不要随便把心意当作心,才说寻找心是找不到的。 固然在一腔难以问际,虽然万备不容针。 不是凭轴在空轮饰,觅得丹来遍地金。 千古斋心颜氏子,聪明黜尽只潜沉。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行、修炼和悟道的深刻见解。首句"等闲莫把意为心",告诫人们不要轻易把心意当作真正的心;次句"才说寻心无可寻",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指出真正的心是无法寻找到的。第三句"固在一腔难问际",则揭示了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
【注释】 谓我:称我。不如:比不上。其:指代“人”。是何人之殉,不怜我之丧:这究竟是谁在殉葬,谁在怜悯我的死亡? 【赏析】 诗以自问自答的方式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愤懑不平之情。“省躬”就是反躬自问,也就是反问的意思。这首诗的大意是:诗人感叹自己比不上那些殉国的忠臣义士,而那些人又怎么会理解他的死呢?他不禁悲从中来,质问起那些不明真相的人。全诗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对忠臣义士的崇敬
注释: 省躬诗:反省自己,审视自己的诗歌。 漏语乱之阶:漏语,指泄露的言语;乱之阶,指祸乱的根源。 转喉若发机:转动咽喉如同启动机关。 机动靡不走:机动,灵活;靡,没有;走,行动;靡不走,即没有不能行动的。 促膝成噬脐:促膝,靠近膝盖;噬脐,吮吸自己的肚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反思自己的诗歌。诗人在诗歌中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对生活的看法和态度。他认为自己的言论和举止都可能导致祸乱
【释义】 省察自我,镜中的容颜是此生的全部,离开的人留下影子却无法挽留。来者何其多,我们何以自待? 【赏析】 《省躬诗》,唐代诗人李频作,内容如下: 家有轩辕镜,镜貌分于此。 去者影常留,来者胡以俟? “轩辕”指传说中的黄帝,轩辕镜相传为黄帝所制。“分于此”即“在此”。 家有轩辕镜。这里借喻说,人应效法黄帝,修明德政,使天下归服。“去”的“去者”,指已离去的贤人。“胡以俟?”是说这些人虽已离去
【注释】 省躬诗:指作者的《省躬自咎》诗,此诗为五言律诗。周行松桂罗:意即周行天下,遍植松桂。松桂是高洁之物。周行,遍布、周游之意。松桂,这里比喻品德高尚的人。狭径多蓁莽:意即在狭小的小路上,荆棘丛生;比喻处境艰难,道路坎坷。蓁莽,荆棘丛生的样子。遇莽方回足:意即遇到荆棘丛生的地方才停下来。方,才,副词。回足,徘徊的意思。何如询路口:意即不如去问路,询问方向。询,问。路口,十字路口
【注释】 省躬:反省。 仓惶:惊恐不安的样子。以:用。自攻:自取罪过。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怀诗,作者通过对自身行为的反省,表现了其不修边幅的风神和超然物外的情怀。全诗语言朴实,风格平直,但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首句“燕居如对客”,意思是说平时在家闲居时像接待来客一样恭敬谨慎。“燕居”即指闲居,“对客”即招待客人。这里用反衬的手法,表明诗人虽身处尘世之中,却心无杂念,如同在对待贵宾一般的庄重
【注释】 省躬(zhěn gōng)诗:自我反省的诗歌。省:检查;躬:自身。 怒毁成愎谏:愤怒之下,将忠言毁谤,固执不听劝谏。 喜誉若争怜:喜欢赞誉如同争夺宠爱一样。 借将颔下气:用怒气来压制自己。颔下气,指愤怒的情绪。 增取面前妍:增添脸上的微笑。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自我反省的诗歌。诗人自问:“我为什么不能虚心接受别人的忠告,而要怒骂别人呢?”于是,他回答自己:“因为我心里有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