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面成乍煦,易诺旋易悔。
孰与少踟蹰,犹令直道在。
【注释】乍:刚;煦:暖和;孰:谁,哪;踟蹰(chí chú):徘徊;直道:正直的正途。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人刚见面时态度很亲切、热情,但过不久就冷淡了,容易说话不算话,轻易改变主意,而自己又没有能力改正这种毛病,所以不如少说话多行动。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人际交往中言行一致性的看重。开头两句,诗人以自己的亲身体会作比:“乍面成乍煦,易诺旋易悔。”意思是说:我刚见面时热情如初,但不久却冷淡下来,轻易许诺后很快便后悔。这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在与人交往中所遇到的困惑。
接下来三句,诗人进一步展开议论:“孰与少踟蹰,犹令直道在。”这两句是对上两句的总结和深化。诗人认为与其在交往过程中犹豫不决,不如坚定自己的信念。“孰”字在这里是反问词,意为“哪”,表示选择。“踟蹰”二字出自《论语·公冶长》篇,原意是形容人在行走时犹豫不前的状态。“犹令直道在”中的“直道”是指正直的正路、原则。这几句诗的意思是:与其在交往过程中犹豫不决,不如坚定自己的信念,坚持走正直的道路。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总结,也是诗人的主旨所在:“省躬诗。”这里的“省躬”一词有反思之意,即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伦理规范。整首诗歌以“省躬诗”作为结尾,意味着诗人通过反思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言行不一致的问题,认识到了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不足,决心在今后的生活中努力改正这一缺点,以实现与人为善、行正道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