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卿处漠北,突厥为比邻。
毡雪为食饮,不忘君亲伦。
晨起整衣冠,仁礼向具陈。
初陈嬉以讶,再陈怒以嗔。
侏㒧生相习,华言袖不闻。
吁尔焉用道,物生固难均。
杂诗二十二首·苏卿处漠北
苏卿处漠北,突厥为比邻。毡雪为食饮,不忘君亲伦。晨起整衣冠,仁礼向具陈。初陈嬉以讶,再陈怒以嗔。侏㒧生相习,华言袖不闻。吁尔焉用道,物生固难均。
注释译文:
- 苏卿:指诗人自身,或是指某位在北方边疆任职的官员。
- 漠北:指北方的沙漠地带,这里可能指的是边境地区。
- 突厥:古代中国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与唐朝有密切的关系。
- 比邻:形容关系亲近,如同邻居一般。
- 毡雪:指用羊毛制成的毡子和雪做成的食物,可能是寒冷气候下的饮食方式。
- 忘君亲伦:忘记自己的家人和亲戚,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和牺牲。
- 晨起:清晨起床。
- 整衣冠:整理好衣服、帽子等仪容。
- 仁礼:仁爱和礼仪,这里指遵守社会规范和礼节。
- 具陈:详细陈述。
- 嬉:嬉戏。
- 怒以嗔:愤怒而生气。
- 侏㒧:指粗鄙的人。
- 焉用道:为什么要遵循道德规范。
- 物生固难均:万物生长自有其规律,难以做到公平。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曹于汴所作《杂诗二十二首》中的第二十一首。诗人通过描述苏卿(可能指边疆官员)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国家忠诚和个人牺牲精神的赞美。诗中描绘了苏卿在寒冷的北方边疆生活的情景,强调了对国家的忠诚以及个人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重要性。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古代边关将士面对艰苦环境的坚韧与勇敢,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