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日毙于渴,说难亦已沦。
事有不可为,三闾悴江滨。
善哉陶靖节,漉酒以葛巾。
茅檐坐扪,澄怀赖昔人。
达士临川上,流坎良循循。
【注释】
- 杂诗:指作者自己写的一些抒发感慨的诗。
- 毙于渴:死于口渴。
- 说难:指《庄子·外物》中“庄周梦为胡蝶”的故事,说它很难,但终究是空想,没有实现。
- 三闾:指屈原,楚王令其流放,他忧愤而死。
- 善哉:赞美的话。
- 陶靖节:陶渊明。
- 漉酒:过滤酒。
- 茅檐:茅屋的檐下。
- 扪(mén):摸鱼。
- 澄怀:清静胸怀。
- 达士:通晓事理的人。临川上:指晋代的张华。
- 流坎:水深而急,比喻困境。
【赏析】这是一首抒写人生哲理的诗。诗人在这首诗里,用朴素、生动的语言来表达他的哲学思想。
前两句说,追日而渴死的人,说他难以实现的企图,也终将失败。后一句又提到屈原因遭谗言而被逐出楚国的悲剧。屈原的遭遇与诗人的处境有相似之处,因此诗人发出了感叹。接着,诗人赞扬了陶渊明的高尚精神。陶渊明不愿做官,归隐田园,过着清贫的生活。诗人对陶渊明的这种生活方式表示赞赏。
中间两联分别写到“善哉陶靖节”和“达士临川上”,都是从陶渊明身上得到启迪。陶渊明不慕荣利,淡泊名利,这正符合诗人追求的精神境界。同时,他又能安贫乐道,不为环境所动摇,这也是诗人所向往的。
最后两句写诗人自己的境遇:他身处困境之中,却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这得益于过去那些贤人的教诲。诗人以古人自比,说明自己的行为合乎古圣先贤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