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重知几,知乃微之谨。
或罹发诸声,胡不窥诸隐。
下石伊何尤,落井良自陨。
世方崇背憎,何为相沓噂。
来者如可追,刻肤时自抆。

【注释】

古人重知几:古代的人重视对事物的预见。

知乃微之谨:知道是谨慎的。微,微妙。

或罹发诸声:有的人遭受了言语的祸害。罹,遭受。

胡不窥诸隐:为什么不观察事物的根源呢?

下石伊何尤:下石的人有什么过错吗?

落井良自陨:掉进井里的人为什么自己会坠入井中呢?

世方崇背憎,何为相沓噂:社会正在崇尚背弃和憎恶,为何相互追逐呢?

来者如可追,刻肤时自抆:如果将来有来犯者,可以抓住时机去惩罚他,但切莫伤到自己的肌肤。

【赏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诗人通过描写石堕井、木被伐等现象,比喻小人作乱,给社会造成的危害。诗人用“古”字开篇,以反问语气起句,表明自己对世事的看法。接着,诗人以“古人重知几”为开端,强调了先知先觉的重要性。在诗歌的第二联中,诗人通过“或罹发诸声”,“胡不窥诸隐”,表达了自己对于小人作乱的看法。他认为,这些小人之所以能得势,是因为世人都对他们有所畏惧或者纵容。因此,他们才会肆无忌惮地作乱。最后,诗人以“世方崇背憎,何为相沓噂”收尾,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担忧。他认为,现在社会上充满了背叛和仇恨,而人们却相互追逐,互相残杀。这种风气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希望。相反,他坚信正义终将战胜邪恶。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决心的表达。他认为,只要有人能够坚持原则,敢于斗争,正义就会最终取得胜利。同时,他也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要被那些小人所迷惑。这首诗语言简练、含义深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启发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