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亦谁无心,心各隔胸肤。
少轩心外露,坦坦浑边隅。
忘机汉阴叟,欢笑步春雩。
孔门肇毋欺,若人之徒欤。
忍见璠玙质,委置蓁莽区。
【注释】
1.怀昔:怀念过去。吟:作诗。八首:指《怀昔》八首。
2.人亦谁无心:人谁能没有一点私心呢?
3.心各隔胸肤: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不同的感情,就像隔着一层皮肤一样。
4.少轩:指年轻的诗人。外露:显露出来。
5.坦坦:坦荡,心胸开朗。浑边隅:像大地一样宽阔的胸怀。
6.忘机:忘记机巧。汉阴:汉代的隐士。叟:老者。
7.欢笑步春雩:欢快地跳起舞来,参加春天祭祀。
8.孔门:孔子的学问。肇毋欺:倡导诚信。
9.若人:这样的人。徒欤:难道是徒然吗?
10.璠玙质:美玉一样的资质。委置:抛弃,舍弃。蓁莽区:杂草和荆棘丛生的地方。
【赏析】
此诗为李尚文先生的《怀昔吟八首》之第二首。此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岁月中那些曾经有过美好情感、纯洁品质的人和事的回忆与追思,同时抒发了对那些被埋没在世俗之中的美玉般的人才的惋惜之情。全诗以“怀昔”为题,通过对古人的追思,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人性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之心。
诗的第一句“人亦谁无心”,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类内心的复杂性的感叹,同时也暗示了每个人内心都存在着自私的欲望。这种欲望如同一层薄皮,将人们的心灵紧紧包裹起来,使得人们无法真正地感受到他人的内心世界。因此,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心各隔胸肤”。这句诗表达了人与人之间心灵的隔阂,以及人们对于彼此之间真诚交往的渴望。
接下来的两句“少轩心外露,坦坦浑边陲”,则是对诗人自己性格特点的描述。这里的“少轩”指的是年轻有为、意气风发的诗人,他有着一颗赤诚的心,愿意向世人展示自己的真实面貌。而“坦坦”则形容他的内心宽广、坦荡无邪。他的心胸犹如大地一般广阔,包容着世间的一切。
尽管诗人有着高尚的品质和坦荡的胸怀,他却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问题:“忘机汉阴叟,欢笑步春雩。”这里的“汉阴”指的是古代的隐士们隐居之地,他们远离尘嚣,淡泊名利,过着清静的生活。而“叟”则是指这些隐士中的一位。这位叟因为忘记机巧而得到了众人的喜爱和尊敬,他们欢快地跳起舞来,庆祝春天的到来。然而,这却给诗人带来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失落感:“欢笑步春雩”,他只能默默地站在旁边,看着这一幕。
诗人在诗中还提到了孔子的学说,即倡导诚信:“孔门肇毋欺,若人之徒欤?”这里的“孔门”代表的是儒家学派,而“毋欺”则是孔子所倡导的一种道德准则,即诚实守信。他认为,只有做到诚实守信的人才能够称得上是有道德的人。因此,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若人之徒欤?”他怀疑那些遵循这一道德准则的人是否就是他所认为的有道德的人。
最后一句“忍见璠玙质,委置蓁莽区”,则是对诗人自己遭遇的无奈表达。这里的“璠玙”指的是美玉,而“质”则是指质地。诗人曾经拥有过如同美玉一般美好的品质,但现在却被埋没在杂草和荆棘丛生的地方:“委置蓁莽区”。这不禁让诗人感到惋惜和痛心:“忍见璠玙质,委置蓁莽区。”他不忍心看到这些曾经闪耀着光芒的美好品质被埋没在黑暗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古人的回忆和追思,以及对美好品质的赞美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它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美好人性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之心,也让我们反思了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和问题。